-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自动装置
automatic apparatuses in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发明许多原始自动装置,以满足生产、生活和作战的需要。指南车、铜壶滴漏、浮子式阀门、记里鼓车、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水运仪象台等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几种。
指南车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关于指南车的发明有许多传说和记载: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公元前26世纪中国黄帝时代就发明指南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时已应用指南车。公元前3 世纪西汉时代对指南车作了改进。东汉的张衡(78~139)、三国时代魏国的马钧、南齐的祖冲之都曾制造过指南车。据王振铎考证,指南车是三国时期魏明帝青龙三年 (235)由马钧创造的。指南车是一种马拉的双轮独辕车,车箱上立一伸臂的木人。车箱内装有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当车子转弯偏离正南方向时,车辕前端就顺此方向移动,而后端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并将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带动木人下的大齿轮向相反方向转动,恰好抵消车子转弯产生的影响。车向正南方向行驶时,车轮和木人下的大齿轮是分离的,木人指向不变。因此,无论车转向何方,都能使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指南车的齿轮系虽然非常简单,但它能够自动离合,在技巧上优于记里鼓车的齿轮系。从自动控制原理来看,指南车是利用扰动补偿原理的开环定向自动调节系统。被控制量是木人的指向。车子转弯时,车轮带动齿轮系使木人沿着与车子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恰好补偿车子的转角。它应用了绝对不变性原理和双通道结构。图1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的指南车模型,图2为指南车的方向调节系统框图。
铜壶滴漏 即漏壶,中国古代的自动计时装置,又称刻漏或漏刻。漏壶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这种计时装置最初只有两个壶,由上壶滴水到下面的受水壶,液面使浮箭升起以示刻度(即时间)(图3之右)。这里浮箭可看作是一种自动检测装置。保持上壶的水位恒定,则是自动调节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是用互相衔接的多级(3~5级)水壶来解决的。宋朝王普所著《官术刻漏图》(1135)曾描述莲华漏,后该书失传。根据宋朝杨军的《六经图》(1155)转述。莲华漏(图3之左)由4个壶组成。平水壶向平水小壶供水,平水小壶上有溢水口,可使多余的水泄入减水桶以保持水面恒定。计时精度比传说中的阿拉伯人用浮子式阀门调节水位的系统为高。这种计时装置是一种开环自动调节系统,其原理相当于有非线性限制器的多级阻容滤波装置。
浮子式阀门 在莲华漏中还采用一个浮子式阀门作为自动切断阀。当受水壶的水位升至满刻度时,浮子式阀门就会自动阻塞上级平水小壶的出水小孔,切断水滴。这种系统属于闭环自动调节系统。浮子式阀门也用于其他场合。宋朝仇士良著的《岭外代答》(1178)曾记载中国南方和西南方部落民族村民一种习俗,就是常用长0.6米以上的饮酒管饮酒。在这种竹制饮酒管中装有一条银制小鱼,作为可动的“关捩”(即阀门)。饮酒时吸得太快或太慢,小孔就会被小鱼自动堵塞(图4)。这种浮子式阀门可用来保持均匀的饮酒速度,实际上是一个流量自动调节器。
记里鼓车 中国古代能自报行车里程的车制。据王振铎考证,记里鼓车是东汉以后出现的,由汉代鼓车改装而成。车中装设具有减速作用的传动齿轮和凸轮杠杆等机构。车行一里,车上木人受凸轮牵动,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一次,以表示行车的里程。图5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根据史书记载复原的记里鼓车模型。
漏水转浑天仪 公元 2世纪中国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一种天文表演仪器。它是一种水运浑象,和现代的天球仪相似,可以用来实现天体运行的自动仿真。浑象是在一个直径4尺多(约1.5米)的铜球上刻有28宿、中外星官、黄赤道、南北极、24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漏水转浑天仪就是把浑象与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滴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用来表演星空的周日视运动,如恒星的出没和中天等。
候风地动仪 公元 132年东汉的张衡发明的一种观察地震的自动检测仪器(图6)。它的工作原理不仅涉及反映信号的方向问题,而且还包含着“小偏差内稳定,大偏差内不稳定”等自动控制原理。
水运仪象台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苏颂、韩公廉等人制成的水力天文装置。高约12米,宽约7米。它既能演示或观测天象,又能计时或报时。水运仪象台利用铜壶滴漏的恒定水流作动力来推动枢轮,使它每天转400周。枢轮又带动浑象和浑仪两个齿轮系(图7)。由顶部的杠杆装置(即天衡)控制枢轮作恒速转动(图8)。天衡使受水壶达到恒定水位后便自动脱离受水位置而下降,起自动调节器的作用。枢轮转动时,受水壶中的水陆续泄入退水壶,使合成的驱动转矩减小(相当于一个负反馈作用),枢轮被天关挡住,下一个空受水壶就接受水流。因此,天衡还起着类似钟表中擒纵器的作用。而整个枢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2 Lesson 1 Better Together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8个教学设计).pdf VIP
-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的护理.pptx VIP
- 健康顾问:养生保健典藏本.pdf VIP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T_SCJA 9-2021_非道路车辆类型.pdf VIP
- iec61850icd模型文件属性详解.pdf VIP
- 05-03-光纤陀螺方案和技术 光纤传感原理课件.pdf VIP
- 2025江苏中职职教高考(烹饪类)讲义知识考点复习资料.pdf VIP
- 初中班会课件《突围—目标成就未来》.pptx VIP
- 百灵达UB2442调音台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