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七 安徽地方史 主题.pptVIP

安徽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七 安徽地方史 主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七 安徽地方 主题二 经济类 一、古代篇 【先秦时期安徽的经济】 (1)新石器时期:从肥东大城墩、五河县濠城镇遗址发现了炭化稻谷,说明在四五千年以前,安徽就种植水稻。亳州钓鱼台遗址发现了西周时期炭化的麦粒,说明安徽当时已经种植小麦。(农业) (2)春秋时期:①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 芍陂(安丰塘),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后来的都江堰、郑国渠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水利工程)②青铜冶铸业在西周时期有了较大发展,今铜陵铜官山是全国冶铜业中心。(青铜冶铸业)③楚都寿春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当时的货币有“蚁鼻钱”“鬼脸钱”和金制的“郢爰”(yìnɡyuán),以及“鄂君启金节”(当时商业免税的通行证)。(商业) 【秦汉时期安徽的经济】 秦汉时期,安徽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淮北较先进、江南较落后。矿冶业发展迅速。汉代“丹阳铜”闻名全国。 寿春城是江淮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江南和中原南北交通的枢纽城市。西汉初,合肥开始设县,逐渐发展成为转运贸易为主的“输会”城市。 【曹魏屯田和皖南开发】 (1)魏、吴双方常年争夺江淮地区,为解决军粮供应,曹魏在淮北和江淮地区大兴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 (2)孙吴政权强迫山越人迁出山区,同南方人民一起居住,共同开发皖南。皖南的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后来小麦的种植也得到推广。原本落后的皖南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3)在农业发展的同时,皖南的手工业、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梅根冶(今池州市贵池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冶铸各种铜器,最主要是铸造铜钱)。 【唐前期安徽经济的发展】 唐前期,安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并且采用了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二年三熟的耕作制在江淮、江南逐渐被推广,饮茶在唐朝逐渐盛行,唐朝茶叶专家陆羽著有《茶经》。制瓷业也有进一步发展。寿州的黄瓷最为著名。 【宋元经济的发展】 北宋时,宣城、芜湖和池州出现了千亩以上旱涝保收的“圩(wei)田”。水稻栽培技术有了进步,农民掌握了“烤田”的田间管理方法。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成为皖南早稻的主要品种。皖南丘陵地区,用高转筒车引水上山,灌溉土田。棉花、甘蔗、柑桔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方面,矿冶业发展比较突出。今铜陵铸钱业很兴旺。南宋时,今安庆地区也开始用煤取暖。今寿县能造管形火器。 宋代商业比唐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两淮地区通行“交子”,又称“淮交”。寿春、芜湖是商业中心。 元统一全国后,在寿州和颍州设屯田府,管理民屯。 【明清经济的发展】 (1)明:①农业:成为全国重要产粮区、天长水稻、颖州豆子、徽州花生、徽州松萝茶(庐州、池州、徽州三府是全国重点产茶区)。②手工业:徽州印刷业、芜湖浆染业全国闻名,凤阳商业繁荣。 (2)清:清朝康熙中期,安徽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玉米、蕃薯在江淮引进,定远产烟、利辛产棉花,巢湖是商品米基地。 【徽商的兴衰】 徽商,即徽州商帮,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落。徽商以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经营项目多、兴盛时间长为特点,成为全国最大、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好儒,极重文化教育,为明清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 著名的徽商有黟县张小泉在杭州的“张小泉剪刀”、绩溪“红顶商人” 胡光墉(胡雪岩)、明代休宁商人郑天锁、朱云沾在福建开采铁矿、阮弼在芜湖开浆染房。 二、近代篇 【鸦片战争对安徽的影响】 (1)鸦片泛滥成灾; (2)地方经济受到冲击,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3)巨额赔款使地方财政更加拮据。 【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大规模侵入,安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业性农业有所发展。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最早设立的一个综合性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为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安徽近代工矿业以1877年杨德创办的池州煤矿为开端,到1908年,安徽共建立各类工厂近40家。主要经营织布、榨油、面粉等行业。初期在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后逐步向淮河流域发展。 安徽近代商业也缓慢发展起来。被誉为“万货之会”的芜湖,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1882年,芜湖被辟为米市后,商业更是盛极一时。屯溪是皖南茶叶、土特产集中地,在国际市场的刺激下,19世纪70年代,茶叶贸易空前繁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