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此图画春秋名士伯牙过汉阳在舟内鼓琴时路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画中二人对坐,左边清瘦、蓄长髯、坐巨石上弹琴者为伯牙,对坐垂首凝神静听者为钟子期。侍者三人分立左右。;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今天让我们一同去见证一下他们之间的那种令人敬仰的情谊吧!;学习目标;整体感知;通假字;新增校外调剂单,点击“新增”按钮跳转到校外调剂单新增页面,点击“添加”按钮,找到需要校外调剂的装备在操作栏点击“选择”按钮,将需要校外调剂的装备加入已选物品列表,点击“保存”按钮跳转到校外调剂单新增页面,填写校外调剂数量、原因及选择调入单位,并点击“提交”按钮完成校外调剂功能;于是科举考中进士的多少 , 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文风是否昌盛 , 文化是否发达 , 人才是否众多 , 声望是否显扬的重要标志。庐陵地区考取的进士近 3000 名 , 而文化发达的苏州只 1771 人 , 就一个州府而言 , 是全国最多的。明代有两届科考 , 前三名都是吉安府人 ,“ 双连冠 ” 在全国更是绝无仅有。;一词多义;研读课文;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1)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想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