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_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iagram 血气分析正常值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氧分压 PO2 80~100mmHg 判断肌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80mmHg缺氧 <60 mmHg:呼吸衰竭 <40 mmHg:重度缺氧 <20 mmHg:生命难以维持 Diagram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CO2 35~45mmHg 1.结合P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O2<60 mmHg,PCO2<35 mmHg:Ⅰ型呼吸衰竭 PO2<60 mmHg,PCO2>50 mmHg:Ⅱ型呼吸衰竭 2. 判断有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CO2>50 mmHg:呼吸性酸中毒 PCO2<35 mmHg:呼吸性碱中毒 3. 判断有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PCO2↓,可减至10 mmHg 代谢性碱中毒:PCO2↑,可升至55mmHg 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不变 PCO2↑肺泡通气不足 PCO2↓肺泡通气过度 Block Diagram TEXT TEXT TEXT TEXT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动脉血氧饱和度 SO2 95℅~98℅ 轻度低氧血症:50mmHg≤pO2<60mmHg,80%≤SO2<90%; 中度低氧血症:40mmHg≤pO2<50mmHg,60%≤SO2<80%; 重度低氧血症:pO2<40mmHg,SO2<60%。 血液酸碱度 pH 7.35~7.45 <7.35: 失代谢酸中毒(酸血症) >7.45:失代谢碱中毒(碱血症) Table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碳酸氢根 (HCO3-) 实际碳酸氢根 AB 22~27 mmol∕L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 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 标准碳酸氢根 SB 是动脉血在38℃、PCO2 45mmhg SO2 100℅条件下,所测的HCO3-含量。AB=SB 3-D Pie Chart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 22~31 mmol∕L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剩余碱 BE ±2.3mmol∕L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BE为正值时,缓冲碱(BB) ↑ BE为负值时,缓冲碱(BB)↓ (1)Hct(红细胞压积): 男42~49%,女37~43%。 (2)ctHb(est)(血红蛋白总量): 男12~16g/dl,女11~15g/dl。 (3) Na+(钠离子)、K+(钾离子) Ca2+(钙离子) Na+ 135~145 mmol/L K+ 3.5~5.5 mmol/L Ca2+ 2.25-2.58mmol/L 股静脉穿刺术 2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 穿刺方法(1): ① 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必要时臂部稍垫高 ,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②穿刺点: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 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 1.Ocm。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 ③穿刺角度: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 (很重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度角。胖人角度 宜偏大。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 ,持续负压。此法常用于股静脉置管或给药。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人动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5分钟 3.尽量避免反复穿刺,一般穿刺3次不成功应停止。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理想的动脉①足够大②体表③与大静脉和神经离得尽可能远④从解剖学考虑,出现意外时侧支循环能够补偿⑤容易操作所以首选挠动脉。 3、穿刺时也可采用针头在动脉搏动最强点上垂直进针(行股动脉穿刺时最好垂直进针)。 4、如抽出暗黑色血液应立即确认是否误入静脉,若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部位3-5分钟。 5、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应分析穿刺血管深浅度是否适宜?血管是否滑动?因为反复盲目穿刺,血管定位难度大,且因剧烈疼痛会增加病人痛苦。如果没有把握,建议重新选择并固定血管后再行穿刺。再者,如选择血管时肱动脉或桡动脉触摸均不明显,不可强行采血,可选择其他穿刺部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