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树木的株数组合 (7)藤木配植: A绿化墙面(地锦、凌霄); B棚架材料,如灯柱、拱门(紫藤,金银花); C绿化枯树(古树枯死,不便移走的,可以绿化); D点缀假山(在非观赏面爬攀缘植物); E灌木栽植(紫藤); F地被(不提供支架)。 植株密度 植物层次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植物设计的具体方法、方式 设计原则 设计程序中尽早考虑植物 植物的功能作用、布局、取舍是关键 从整体着眼 设计程序 分析场地基址、委托人要求 认清问题、发现潜力 明确需要解决的困难、明确预想的效果 画概念分析图 种植规划设计 布置单体植物 确定植物种类和名称 分析场地基址、委托人要求 认清问题、发现潜力 明确需要解决的困难 明确预想的效果 概念分析图 用抽象的符号描述设计要素、功能、原理 不要考虑具体植物品种和单棵植物的具体分布方式 关注植物种植区域位置和相对面积 概念分析图 概念分析图 总平面图 分析高度关系 群体考虑植物材料 突出主景 布置单体植物的原则 按成熟植物考虑 大乔木:高7-8m 冠幅5米 小乔木、大灌木:高3m 冠幅1-2米 小型灌木:冠幅 0.3m-0.5m 单体植物间应稍有重叠 按奇数布置,每组数目不宜过多 3、5、7 更整体统一、互相增补 群体布置 奇数布置可行 消除废空间 不同材料相互呼应、衔接 不能忽略林下空间 形式与环境协调 遵循原则 从整体到细节 应有基调树 一种普通种类植物,数目多而占支配地位 以确保布局的统一性 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如:广州——南亚热带,植被丰富,群落类型多样化,突出热带风情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三、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一)主次分明,疏朗有致 一个空间、一个群落由多种植物组成,但他们在数量和体量上不能完全一致。 如紫竹院,“绦柳—圆柏、黄杨球—砂地柏”群落,以圆柏为主要树种。要疏朗有致,组团式栽。 (二)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突出一季,兼顾三季 如:碧桃园 春花秋实(荚迷、忍冬、旬子)。 (三)合理应用植物材料围合空间 1、开放型的空间 2、半开放型空间: 3、封闭空间 4、冠下空间(覆盖空间) 5、竖向空间 (四)林缘线、林冠线的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 林缘线(水平) :树冠在地上的投影。 林冠线(垂直) :树冠的边界。 两条线不宜平直,也不宜过于曲折。垂直的方向要参差不齐,水平方向要前后错落,有高低、明暗,前后衬托。 轮冠线 (五)利用透视变形,几何学,视错觉的原理来进行植物造景 1、透视变形:如果景深不够,可以利用透视变形来创造。利用植物改造或强化地形,减少挖土方的费用。 2、几何学:如开路时要沿对角线,增大观赏面。 3、视错觉:如一个比较平坦的大草坪,感觉上是凹下的。可以适当做凸地形。 四、植物配植的基本方式和类型 1、 方式: 规则式:有中轴线的前后、左右对称栽植,按一定株行距,体现严肃整齐的效果。 自然式:以自然的方式进行配植,无轴线。自然灵活,参差有序,活泼。 2、 类型: (1)孤植: 要求树种的姿态优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如雪松、金钱松、白皮松、油松、南洋杉、玉兰、广玉兰、樟树、七叶树,榕树 根据空间选择树种大小 留出观赏空间:一般是4倍的树高。 (2)对植: 二棵或二丛乔木灌木有所呼应地栽植。 对称对植,(似天平) 非对称对植,(似杆秤) 强调一种均衡的协调关系。 (3)行植(列植) 将植物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如行 树、林带、河边和绿篱的树木栽植。树种要求 单一,突出植物的整齐之美。 株行距:一般大乔木5~8米,中小乔木3~5 米,大灌木2~3米,小灌木1~2米。 行植成绿篱时,株行距一般30~50厘米。 (4)丛植(树丛):3株以上同种或几种树木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 (5)群植(树群):几十棵同种或不同种树木栽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 (6)片植(林植或纯林、混交林):单一树种或两个以上树种大量成片栽植(上百棵)。如中国传统园林中喜爱的竹林、梅林、松林,都是面积不大的纯林。 地被植物 高度不超过15cm-30cm 注意地被植物色彩、质地的运用 暗示空间边缘 在地面形成图案 作为自然、一致的背景 起协调统一的作用 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 植物大小 设计中 最重要、最引人注意的特征 植物外形 构图和布局上影响统一性、多样性 纺锤形/圆柱形 引导视线向上 提供垂直感、高度感 与展开型植物对比强烈 不宜过多使用 ∵过多的视觉焦点 水平展开型 圆球形 无方向性 不会破坏设计的统一性 外形柔和-可协调其它形体 视觉焦点 圆锥形 醒目的视觉焦点 与尖形构筑物相呼应 垂枝型 自然界生长于低洼处 将视线引向地面 富有动感 ∴宜种于水边 特殊形 有奇特造型的植物 宜孤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公安局物业服务投标方案.docx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化学中毒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PCBA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两个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答案.pdf VIP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PPT课件:第五单元 阅读.pptx VIP
- ——蓝月亮营销精英计划招聘简章——.PDF VIP
- 9《复活(节选)》-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智能计算中心设计标准》.pdf VIP
-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表格DLT-5434-2012(1)(2).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