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报送材料.DOC

全国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报送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全国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报送材料) 默默无闻二十三载 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新闻出版总署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周宝增先进事迹材料 在新闻出版总署老干部中,一提起“主持”这个称呼,几乎无人不晓。这个被大家亲切称为“主持”的同志叫周宝增,是新闻出版总署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服务处处长。“主持”不是职务名称,是因老干部处新老领导交替期间由他主持工作而来,是大家对他不图名、不图利,23年默默无闻为老干部做奉献的一种赞誉和肯定。23年来,周宝增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毫无怨言地奉献给了老干部事业,在老干部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得到了同志们的尊敬和老干部们的信任。 把老干部当作亲人是他的工作信条 1983年4月,刚刚26岁的周宝增从基层单位来到当时的文化部出版局,开始做离退休干部工作。年轻气盛的他踌躇满志地想大干一场。在改革开放初期,老干部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做好老干部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他认识到,老干部工作关系着改革开放的大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以一种以人为善、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老干部部门没有专门为老干部服务的汽车班,为了做好服务工作,他主动学习了机动车驾驶,成了老干部处的兼职司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机关经常发些大米、水果、鸡蛋等实物福利。由于许多老干部身体不好,领取非常不方便。周宝增与其他同志想方设法将东西送到老干部家中。不少老同志家住在没有电梯的楼上,他又开车又搬运,一次次地把几十斤成袋的大米和成箱的水果扛到他们楼上,累得直不起腰,至今很多老干部说起这些还感动不已。他经常对老干部家访、慰问病人、送物品,一忙就是一天,经常耽误吃饭和休息。 许多老干部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时常亮起“红灯”。周宝增同志经常到有困难的老干部家中帮忙,水管破了、马桶漏了,家具、电器出毛病了他都能帮助修好。20多年来,无论白天黑夜,他的电话就是老同志们的求助热线,尽管小周变成了老周,但为老干部服务的传统从来没有变。 84岁的离休干部冯黎云长期患病,惟一的女儿又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周宝增更多地关心照顾她,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2003年,冯黎云左腿大腿骨折,住院、手术都是周宝增跑前跑后,又接又送。康复期间生活不能自理,他又跑遍了北京城直到为她找了一家满意的老年公寓安顿好。冯黎云的病还没好,她女儿精神病发作,他又帮助将其送进安定医院。2003年当“非典”最严重的时候,大家都害怕上医院,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其他同志接触“非典”的机会,周宝增主动一个人去医院办理了离休干部杨正彦的出院手续;从医院到殡仪馆妥善安排了退休干部韩学海的丧事。许多连家属都不愿出面做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尽可能帮助做好。 1984年夏天,机关组织老干部去怀柔水库休养,在水库划船游玩时,几个老干部不慎将小船划向水库闸门,船一下翻了,4个人全部落入深不见底的水库中,其中的2人还不会游泳。在这危急时刻,周宝增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奋力救起了四位落水的老干部。 2005年6月的一个深夜,80岁的离休干部李英才突发疾病,人事不醒,老伴和女儿一时慌了手脚,首先想到的就是打电话找周宝增。周宝增赶来后像对待亲人一样,叫急救车,抬担架,协调安排抢救的事宜,及时把老人送到医院,一直陪护到脱离了生命危险。 退休干部孙宝亮脾气怪,从不愿到理发店理发,都是周宝增带着理发工具到老孙家中为他理发,一连六、七年,直到2003年这位老同志离开人世。 2003年退休干部金锦去世,由于是非典期间没有人帮助搬运遗体,家属只有两个女同志,是周宝增不怕脏不怕累,主动又搬又抬,直至把金锦同志平安送走……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周宝增同志23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全心全意地为老干部服务,将这些琐事化为了老干部们满意的微笑和赞许。 视名利淡如水是他的人生信念 老干部部门被称为是“行政职权少、出国出差少,干部流动难、协调办事难”的“两少两难”部门。工作头绪多,整天忙忙碌碌,却又不容易出成绩。因此,这个部门不是大家所热衷的部门。周宝增同志却认为,老干部工作虽然平凡,但它在党的工作中却很重要。做这项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不争名、不争利。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3年来,每逢遇有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他总是先从老干部工作角度考虑,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机会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1989年,外事司领导看他工作踏实,希望他去外事司工作。周宝增却考虑到老干部处只有自己专职做老干部工作,如果自己离开了,新来的同志对老干部情况不熟悉,工作衔接不上受影响,加上多年对老干部深厚的感情,他谢绝了。 周宝增对职务升迁问题同样看得很淡。23年来,无论组织上如何安排,他始终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