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享2019年推荐的名著二十四孝图读书心得
二十四孝图读书心得 (一)
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终于明白:想做孝子,还真是不容易啊!
曾经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现在终于明白,有些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比如说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说的是为了让母亲吃饱饭,竟要将未满三岁的儿子埋掉。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如果我的父亲也学着郭巨,那死的不就是哦?所幸我家还算比较宽裕,这还是落不到我头上的。但不仅仅只是母亲与郭巨是血肉之亲,那三岁的儿子也是人,也是他的亲骨肉啊!如此虚伪,真是令人哀叹!
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以前我们认为是至孝的大好事,现在已用不着那么夸大其词的去做了。正如鲁迅先生所写的却很少见有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这都是多此一举,若换在先前,你的这种行为回被大肆赞扬;若是现在躺在冰上用身体的温度把冰化开,不被人看作异类才怪。幸好只有少数的人会这样做,要不然,全世界就只剩下已至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二十四孝图读书心得(二)
《二十四孝图》(元代郭居敬著《二十四孝》,后人配图)是民间广为流行的幼学启蒙读物。它从解读儒学经典《孝经》入手,讲述孝文化的理念与精神,它把一个人对生身父母的孝爱,提高到至高无上、绝对不二的地步。即使舜的父亲、继母和异母弟几次三番想害死舜,他也毫不记恨,照样恭顺父亲,友爱兄弟,因而“孝感动天”,帝尧不仅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选定他做帝位继承人。(见《孝感动天》)《孝经》强调“孝”是“至德要道”,突出“孝”的教育“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把“事亲”、“忠君”、“立身”置于同等地位,这就为后世封建统治者大肆宣扬“移孝为忠”、“以孝治天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孝经》和《二十四孝图》过分强调愚孝愚忠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甚至把愚忠愚孝的士子视为道德楷模,这就必然忽视人的独立意志,束缚人性自由,扼杀人的创新精神,阻滞社会改革的进程。
诚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孝图》中确有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孝亲故事。例如,子路早年家贫,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外背米侍奉双亲(《百里负米》);陆绩六岁时随父亲去袁术家里做客,却惦记着母亲,要带两个橘子给母亲尝尝(《怀橘遗亲》);黄庭坚身居高位却每天晚上替母亲洗刷便器,竭尽孝诚;汉文帝母亲卧病三年,每天亲口尝过汤药后才给母亲服用(《亲尝汤药》);朱寿昌弃官去陕西寻找失散50多年的生母,终于在陕州找到70多岁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弃官寻母》);此外还有扇枕温衾、鹿乳奉亲、行佣供母、乳姑不怠……,这些故事主人公仁爱天下、孝敬亲慈、敬畏天地的美德,在关注个性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的确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大力发扬,在礼崩乐坏的今天,尤其具有积极的教化意义。
不过,我们讲“孝”道,绝不宣扬愚孝愚忠、“移孝为忠”的旧观念,更不是维护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的旧秩序;新的时代条件下,“孝”道的要义应是仁者爱人,爱心反哺,报答父母亲的跪乳之恩。我们要给大家提个醒,不好过度夸大《孝经》、《二十四孝图》的道德教化作用,好像它真的成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挽救社会颓败风气的灵丹圣药,传统“孝”道的消极影响千万不可小觑!90多年前,鲁迅等“五四”先驱者对“孝”道的批判,主要也是扬弃其愚孝愚忠的糟粕。鲁迅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就错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孝顺”本来是传统美德,如若发展到”长者本位”的极致——愚孝愚忠,就不好了。所以鲁迅在《朝花夕拾》里面,忆述幼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时说:“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鲁迅对24个教孝故事并不一笔抹杀,但他特别举出“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忍,提醒我们不可忽视《二十四孝图》对国民精神的腐蚀与毒害。
《卧冰求鲤》图说琅琊人王祥的继母患病,想吃活鲤鱼,顾不得天寒地冻,他解衣卧于冰上,冰凌融化,跳出鲤鱼,继母食鱼后果然病愈。鲁迅打趣道:“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埋儿奉母》图说晋代人郭巨家道中落,喜得一子,却担心养了儿子不能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量埋掉儿子,省些粮食给母亲吃。所幸地下挖出黄金,既可孝敬母亲,又能养育小儿。鲁迅调侃说:“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