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和抚育管理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茶概况 油茶良种 油茶生物学特性 油茶品种栽植技术 油茶幼林管理技术 油茶成林管理技术;一、油茶概况;油茶全身是宝;;福建主栽油茶—普通油茶;油茶种植如何选种 ?;;;;;;; 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树种,为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树高一般为2~8m,树龄可达100年以上。 ; ;抱子怀胎;1.2 油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 低产林面积过大,总产量低;改造成效难持久 全国油茶年平产油5~6kg/亩。低改技术不持久,反复性大。 ◆ 经营意识淡薄,经营分散,管理粗放 经营以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产业化。 ◆ 缺乏系统的栽培技术 良种利用率10%,对油茶的栽培技术基础了解不够, ◆ 机械化程度低,集约规模化经营水平低 季节性劳力不足,缺乏配套专用机具;四、油茶新品种栽植技术;立地选择;造林规划;;挖穴、施基肥;良种 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高产新品种 两证一签 适宜当地区域 具有配套的栽培技术 壮苗 《油茶苗木培育与质量分级(LY/T 1730.3 2008)》Ⅱ级苗以上;适时栽植;栽植要点;档案管理;? 油茶幼林期包括幼林早期和始果期。 ? 幼林早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始果期: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基础。 ? 主要技术措施:及时补植、抚育管理、施肥、合理间种、树形培育、病虫害防治等。;及时补植及培蔸;谷壳覆盖;枯枝落叶覆盖;地膜覆盖要在苗基30cm范围内覆土,堆成龟背型,苗基周围覆土一定要严实,不得透气,以免灼伤苗木。苗基30cm范围以外要破地膜以降温透水 。;其他覆盖方式;覆盖后苗木长势;幼林每年除草2次,5~6月份和8~9月,将铲下的草皮覆盖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以减轻地表高温的灼伤和旱害。 培兜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枝、蔸边浅、冠外深,逐年加深。;●施肥时间:3月份春梢萌动前可追施复合肥 0.1-0.2kg/株。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越冬肥于11月上旬施入,以有机肥、土杂肥、粪肥为主,每株3~5kg或专用有机肥1~2公斤 。 ●肥料主要以氮肥为主,再配合适量的磷肥、钾肥。随树体的增长,施肥量逐年递增。;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 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 次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树体培育;农林复合经营;科学间作示范;不合理的间作;误区三:间种藤蔓性植物(瓜藤类等);不好的抚育管理;六、成林管理;深挖垦复;一般每年1-2次 每年1次施速效肥,2-4月份,以复混肥为主,每株施复合肥0.3~1千克; 隔年1次冬肥, 11-12月份,施土杂肥或农家肥,每株10千克或饼肥2kg/株 ; 叶面喷施,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七月干球,八月干油, 合理增加灌水可提高产量。 在春天雨季时要注意水涝。;合理修剪; 根据已有的基本树形,通过人工抹芽、修枝和整形,圆头形、开心形等几种丰产树形;以自然圆头形为主,控制树体长高,便于果实采摘。;引蜂授粉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科学规划,提高经营水平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