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小儿磁共振正常表现.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小儿磁共振表现 解剖 细胞的结构 髓鞘 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膜沿轴突缠绕而成的一种复合的细胞膜,由双层类脂质构成的。 中枢神经的髓鞘形成是从胎儿5个月时开始,在新生儿、婴儿期发展最快,并可持续到成人或一生。 髓鞘的形成是个动态过程,脑白质各部分的成熟及髓鞘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从尾侧向头侧,从中心向周围,从背侧向腹侧,从感觉纤维发育到运动纤维。髓鞘化完成是脑白质成熟的标志。 髓鞘形成的时序 脑部髓鞘形成的时间顺序是从颅后窝的脑干和小脑开始,向丘脑和大脑发展。 大脑的髓鞘形成为枕、顶叶先于颞、额叶。感觉神经束的髓鞘形成一般早于运动神经束。 背侧脑干内的内侧丘束和传递前庭、听觉、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内侧纵长束在出身时髓鞘形成过程已经完成。 位于禽距的视觉神经束,位于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区和位于中央后回的本体运动区,也于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完成髓鞘形成的过程。 分期 脑白质髓鞘形成依MRI所见分为四阶段: 新生儿:出生至出生后1个月; 早期婴儿阶段:出生后1~6个月; 后期婴儿阶段:出生后6~12个月; 早期儿童阶段:出生后1~3年 MRI表现 MRI是小儿活体研究的最佳方法 超声、CT、MRI都能观查形态学变化 B超:经未闭囱门,只能显示脑沟回、皮髓质形态。 CT:除此之外,还能显示髓鞘化情况。 MRI:可较敏感和准确显示灰质和白质的变化,包括髓鞘化的变化,还可用DWI研究小分子活动,MRS研究脑成熟而发生的化学变化,BOLD研究脑功能区的变化等。 MRI的检查优点 能动态显示髓鞘形成及反映病理改变等特点, 由于MRI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显示颅底方面没有骨质伪影,后颅凹与脑干结构显示得十分清晰; MRI具有多序列扫描, T1WI能提供颅脑的解剖结构;T2WI能显示病变的特征性变化。 MRI是无需变动体位即可显示多层面、方位的影像特征,便于病灶的定位。 新生儿、婴儿期脑的发育正处于神经胶质细胞成熟和白质纤维髓鞘形成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脑内生物化学成分、水含量变化极大,在MRI上信号变化复杂。 自旋回波序列的重要参数是T1、T2弛豫时间,由于新生儿、婴儿期脑内水容量极高,因此,T1、T2弛豫时间均较长, 出生时白质T1、T2弛稍有减少。 T1、T2弛豫时间的变化,在脑发育时期,T1、T2值主要取决于水分的变化,而水分的变化与髓鞘形成时的生化成分的变化密切相关。 SE图像上,未髓鞘化的白质的T1、T2值总是最长的,部分髓鞘化的白质T1、T2值可类似于灰质,随着髓鞘化的发展,白质水分减少,T1、T2值也变小,灰质和白质的T1、T2值在出生后几个月时发生灰白质信号反转。 MRI信号特点 小儿脑MRI信号强度特征取决于: ㈠脑白质和灰质含水量不同及其变化; ㈡脑白质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和成熟; ㈢髓鞘含较多脂质也是T2WI图像上有髓鞘形成脑白质信号强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MRI信号特点 脑白质的MRI信号强度相关因素: ㈠、T1受场强影响明显,场强越增加,T1值越长,就需长的TR去适应足够的纵向弛豫。 ㈡、成像程序:T1WI-T2WI,SE-IR。IR分辨率高于SE序列,缺点成像时间较长。 新生儿阶段 出生时只有脑干、背部、丘脑内背部、小脑上脚、小脑下脚、内囊后肢和中央后回有髓鞘形成。 早期婴儿阶段 视放射、扣带回、禽距、小脑中部、小脑中脚、内囊前肢、胼胝体后部、膝部相继出现髓鞘形成。 后期婴儿阶段 小脑半球、以至小脑叶、内囊全部、大脑枕叶、顶叶后部和额叶相继髓鞘形成和部分成熟。 早期儿童阶段 10~12月为枕叶、顶叶后部、额叶后部和大部分小脑髓鞘成熟。 2岁时可见颞叶和额叶前部有髓鞘形成,3岁时成熟。 总结 由于MRI髓鞘形成时间表较繁琐和复杂,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 判断小儿髓鞘形成延迟时,可用小脑白质、胼胝体、内囊前肢和额叶前部白质是否已有髓鞘形成作为标记,到一定时间未见有关标志性解剖结构出现髓鞘形成时,可判断为髓鞘形成延迟。 DWI 平均扩散度(用ADC值表示)反映脑组织游离水分子的含量,水含量越高的部位即表现越强的水分子扩散能力,故ADC值的降低较准确地反映了脑组织含水量的减少。 婴儿脑ADC值不同于成人,前者可见明显灰白质对比,额叶白质ADC值显著高于丘脑及尾状核头部,稍高于额叶灰质。这反映了此时期白质含水量明显高于灰质,是婴儿期的正常表现,应注意将其与疾病情况相区分。 另外,婴儿期额叶白质ADC值亦显著高于内囊后肢及小脑中脚,这是由于脑组织发育有从后向前的规律,出生时内囊后肢和小脑中脚的发育已近完全,而额叶白质仍处于不成熟状态,故含水量较为丰富。 DWI 婴儿期正常脑ADC图可见明显灰白质对比,额叶白质ADC值显著高于丘脑及尾状核头部,而稍高于额叶灰质;半岁以尾状核头部与额叶白质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消失,1岁以后丘脑与额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