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原则: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四个环节(规划、保护、管理、研究): 1.坚持规划先行,构筑区域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体系 2.实施科学保护,调整并规划区内人类活动的强度与容量 3.注重精心管理,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4.做好深入研究,努力为湿地保护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规划分区(风景区) “三区一廊三带” 三区: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 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湿地生态封育区 一廊:保护区的四边一条50米宽的 林木绿色护卫长廊 三带:紫金港都市林荫风情道 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 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该区基本是鱼塘湿地,有少量河港,区内旅游资源极少。拟确立为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保育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及动物,逐步恢复并积极培育优化湿地生态环境,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使之成为湿地多样物种自然生长栖息地 该区除鱼塘湿地外,河网稠密,湿地自然景观最为明显,野趣盎然,环境宜人,且历史人文遗址较多。拟确立该区为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是游人旅游休闲的主要活动空间,有关的旅游景点与活动项目,将集中设置于此。 该区也属鱼塘湿地,河港较少,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不多。宜建成湿地生态环境营造区,实现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这是一个湿地生态环境恢复的辅助区域 紫金港都市林阴风情道:它是一条具有都市风格的园林式的林阴大道:既是都市人散步、休闲的景观大道,又是以林阴、草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无声地散发着自然气息、林间氛围;既是阻断喧嚣城市的隔离带,又是走向宁静自然的过渡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沿山河是进入景区的水上主航道之一。考虑到兼有泄洪行洪等功能,建议设置宽达50米左右的河道,北岸为坡状斜地,形成缓缓上升的一条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五常港直通余杭塘河、大运河,两岸多田园风光。考虑到五常港也是湿地景区的水上观光主航道,并穿越保护区西部,拟在两岸分别营建林木保护带,以隔离五常港上的通航船只对保护区环境的干扰。 湿地公园分区: 生态保护培育区 民俗文化游览区 秋雪庵保护区 曲水庵保护区 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区 烟水渔庄 西溪草堂 西溪梅墅 深潭口 秋雪庵 高庄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调研 小组成员:陈璐、石肖蕾、严晓洁、王全 ——区位分析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市地图 ——交通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 西溪湿地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距离杭州市中心仅5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周边仓前高校园区、浙江大学主校区等高校聚集。 ——追溯 西溪,初是水名,这是西溪的最初含义。约始于唐朝,是因在钱塘县西部的一条溪水而得名。 现今西溪湿地的形成与发展,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西溪湿地经过人类1600多年的干预和利用。 原始湿地 次生湿地 与钱塘江、京杭大运河、西湖共同构成杭州四大重要水渠。 ——发展历程 受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城市扩张的影响,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原先完整的湿地自然地貌的面积日渐萎缩(由原来的50多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10.08平方公里)。 右图反映了从1980年至2003年西溪湿地上“人进水退”的状况。 ——环境恶化 在西溪湿地上,不恰当的人为干扰是引起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 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穿越湿地 ——生态建设 为了保护杭州的“城市之肾”,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已经启动。 2005年2月2日——第9个世界湿地日,杭州西溪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保护区分三大区块:西部、中部和东部。 公园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与外界联系 湿地上显著的块状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是实行湿地保护的基本依据。 西溪湿地自然保护中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 每个保护层次有不同的生态合理容量。 建设西溪湿地公园的必要性 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 (圈水养鱼、围荡造田、填塘建屋、临水喂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