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护理常规精编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膜瘤的术后护理 重症监护室:张建芳 2017.6.4 2017年6月业务学习 疾病概述 1.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 2.属于良性肿瘤。 4.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仅次于胶质瘤,居第2位,女性较男性多见为3:1,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以上,儿童少见。 3.它们可能来自于硬膜成纤维细胞和软脑膜细胞,但大部分来自于蛛网膜细胞。 脑膜瘤 病因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 病理 1.脑膜瘤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楚 2.瘤体剖面呈致密的灰色或暗红色的组织,有时瘤内含砂粒体。瘤内坏死可见于恶性脑膜瘤。肿瘤大小可由直径1厘米直至10余厘米。瘤体多为球形、锥形、扁平形或哑铃形。 3. 通过侵袭其上的颅骨压迫下面的脑组织. 4.脑膜瘤血供丰富,通常有双重供血。 5.通常生长缓慢,病程长,一般为2—4年,个别生长迅速,见于儿童。 6.肿瘤长得相当大,症状却很轻微。 脑膜瘤易发部位: 依次为①矢状窦约占50%②鞍结节③筛窦④海绵窦⑤桥小脑角⑥小脑幕等。 脑膜瘤好发部位:矢状窦和大脑镰旁、鞍结节、海绵窦、小脑幕等 临床表现 1.脑膜瘤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肿瘤,产生症状是于肿瘤对邻近脑组织、颅神经的压迫, 2.其次由于瘤体大影响脑血液回流或阻碍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因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疼、视力障碍、晚期可双目失明。 脑膜瘤具有颅内占位病变的共同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如:进行性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2).多先有刺激症状(如癫痫症状),继之出现麻痹症状(如瘫痪等)。 (3).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肿瘤虽大,但症状轻。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不同部位脑膜瘤,使邻近脑神经组织受累,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或刺激症状。 (1)大脑中央沟区域脑膜瘤,常引起癫痫与对侧肢体不完全性偏瘫; (2)额叶与前颅窝脑膜瘤可出现精神症状; (3)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与鞍结节脑膜瘤,早期视力减退或有视野缺损; 临床表现 (4)小脑桥脑角脑膜瘤出现第6、5、7、8颅神经损害及小脑损伤症状。 (5)脑室内脑膜瘤易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出现颅内压增高。 脑部各部位损害定位表现 表达性失语 对侧癫痫发作 对侧运动障碍 人格与行为改变 诵读困难 位置觉缺损 感知困难 对侧感觉紊乱 视野缺损 礼觉性认识不能 (叫不出物品的名字 视野缺损 闭经 类库欣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溢乳 阳痿 视野缺损 幻听 健忘症 人格改变 精神性运动性癫痫 视野缺损 失语 听力障碍 第Ⅲ对脑神经(动眼神经) 上睑下垂 复视 瞳孔散大 同侧凝视不能 步态紊乱 平衡缺损 运动失调 三叉、展、面、听、舌下、 后组脑神经 同侧面肌下垂 内斜视复视 耳鸣听力下降 吞咽困难舌肌麻痹 舌咽、迷走、副、舌下脑神经 吞咽困难 喷射性呕吐 耸肩或向患侧转头不能 舌伸出偏向患侧 呼吸方式改变 三叉、展、面脑神经 同侧面部和额部感觉缺损 角膜反射缺损 同侧凝视不能 同侧面肌下垂 尿崩症 体温失控 血糖增高 肥胖 诊断脑膜瘤,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查包括颅骨平片,CT扫描和MRI。不仅可以达到定位,还可以了解肿瘤大小和定性。 1.颅骨平片 2.CT扫描: 3.脑血管造影: 4.MRI呈稍长或等T1信号,增强明显强。 CT和MRI是目前诊断脑膜瘤的主要手段。 辅助检查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马刀、X刀和离子刀。适用于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 3.. 放射治疗: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用药 预防感染:头孢曲松 止血:白眉蛇毒血凝酶 脱水: 20% 甘露醇 营养神经:神经节苷脂 抗癫痫:丙戊酸钠 化痰类药物: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 抑酸剂的应用:泮托拉唑 术前护理 (3)对颅内压增高病人需绝对卧床,协助日常生活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遵医嘱对症处理。 (4)术前检查: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检查、心肺功能、CT、磁共振等。 (5)术前准备:交叉配血、备皮、进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术前用药及准备术前手术带药等。 术后护理 1.体位:全麻清醒后生命征平稳者可抬高床头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颅内出血。(巨大脑膜瘤术后,颅内有较大空隙,术后保持手术时位置) 术后护理 2.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患者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3.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如意识障碍加重,病侧瞳孔扩大,颅内压增高症状,提示术后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