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01154-2019非织造布粘结牢度试验方法.pdf

  • 75
  • 0
  • 约1.4万字
  • 约 12页
  • 2019-11-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19-12-24 颁布
  •   |  2020-07-01 实施

FZ/T 01154-2019非织造布粘结牢度试验方法.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59.080.30 W 04 FZ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纺 织 行 业 标 准 FZ/T 01154—XXXX 非织造布粘结牢度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bonding strength of nonwovens (报批稿)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FZ/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 (SAC/TC209/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泰鹏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羽绒制 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王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江西国桥实业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深圳市宸 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静、李桂梅、赵立环、韩玉茹、申景山、朱宏伟、张清学、王海平、夏磊、 周思远、刘飞飞、郑冬明、刘真锐、赵瑾瑜、蔡剑波。 1 FZ/T XXXXX—XXXX 非织造布粘结牢度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非织造布粘结牢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表面无涂层或无复合层的非织造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92 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粘结牢度bonding strength 反映非织造布纤维间的粘结程度,用非织造布在一定条件下的纤维分离状态来表征。 4 原理 将非织造布正反两面各贴上一层胶带,在规定条件下,用等速伸长拉伸试验仪将非织造布与胶带分 离,检查非织造布上边缘的纤维分离状态以及胶带上粘附纤维的情况,评定粘结牢度等级。 5 仪器和材料 5.1 胶带 采用剥离强度范围为(6.0~7.5 )N/cm (按照GB/T 2792 的要求测定胶带与不锈钢90 °剥离强度) 的布基胶带,布基胶带宽(48 ±1)mm 。 如果需要,可采用其他剥离强度的胶带,并在试验报告中给予说明。 5.2 压辊 圆柱体的钢质压辊(简称压辊)的直径为 (85±2.5)mm ,宽 (50±1 )mm ,表面包覆有约6mm厚的 橡胶,橡胶硬度(80±5 )邵氏A ,胶辊表面没有凸凹偏差。压辊的质量为 (2222±100 )g 。 5.3 等速伸长拉伸试验仪 5.3.1 在仪器满量程内的任意点,指示或记录试样与胶带剥离的力值的误差不应超过±1% ,指示或记录 1 FZ/T XXXXX—XXXX 夹钳间距误差不超过±1mm 。 5.3.2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