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驱动并联机器人可控刚度特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 第 卷 第 期 ISSN1000G0054 2018 58 2 1517 /   ( ), , , CN11G2223N  JTsinhuaUniv SciTechnol 2018 Vol.58 No.2 204G211 g 索驱动并联机器人可控刚度特性 , , 1 1 2 3 1 1 崔志伟 , 唐晓强 , 侯森浩 , 项程远       ( , ; , ; 1.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系 北京 100084 2.清华大学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 ) 3.清华大学 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及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 , 摘 要 在机器人与人交互过程中 机器人可能因刚度过大 effectivelcontroltherobotstiffness. y   . 而对人或产品产生安全威胁 该文提出索驱动并联机器人 : ; ; KewordscableGdriven arallelrobot staticstiffness controllable y p ; ; stiffness stiffnessmatrix cabletensiondistribution , . 静态刚度分析及索力分配方法 研究其可控刚度特性问题 , 首先 通过建立运动学和静力学方程对机器人进行受力分 , , 析 并通过引入线矢量和微分变换的方式 推导出结构矩阵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 , , 对位姿微分的三维 Hessian矩阵 建立静态刚度模型 分析 , 、 , 提高 机器人与人共融 协同作业 将成为下一代 ; , 索力与机器人刚度间的关系 其次 给出索力多边形计算算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