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记忆再现: “传统元素”的 “现代演绎”
——基于郑州市近郊区若干特色小镇的思考
翟亚飞,宋玉康,秦雪雪,鲍文薇,张志谦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遍地开花、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复制现象”、
缺乏美感、脱离地域实际等问题,许多文化记忆逐渐被人们淡忘,不少独特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随之消失
匿迹。针对大城市近郊区特色小镇地域文化趋向“同质化”、民间文化出现“衰退化”、历史文化逐渐被“边缘
化”的现象,践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文化振兴”要求,
坚定 “文化自信”已变得刻不容缓。本文立足“传统元素”的“现代演绎”视角,以郑州市近郊区若干特色小镇
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底资源、空间特征及文化特质的挖掘,运用“提取”、“营造”、“衍生”、“拼贴”、“诠
释”等现代演绎的手法,提出“传统元素”的“现代演绎”策略:“地域文化”的“提取营造”、“民间文化”的“场所
再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探索文化记忆的“再现”,以期为大城市近郊区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
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镇,传统元素,现代演绎,文化记忆,近郊区,提取
引言
2013 年12 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
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
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对传统文化的呼吁愈发强烈。拥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
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素材。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元素不仅印证一定时期的生
活变迁、审美观,而且具有加快社会关系重构与增强归属感等社会价值。
传统元素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帮助特色小镇寻找“丢失”的自我,改善“千
镇一面”的现象,提升文化内涵、凝聚力,回归特色小镇本源,擦亮文化“底色”,重拾“主张”。
但对于传统元素也不能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通过“提取”、“营造”、“衍生”、“拼贴”、“诠释”
的手法加以现代演绎,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既满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适应现代
人们的审美与使用需求。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近郊区
国内外众多相关研究表明,郊区是相对于城市中心
区而言的,根据其与城市中心区的距离及密切程度又划
分为近郊区、远郊区。近郊区是一个“模糊动态”且“泛空
间”的概念,其随城市的发展不断变化,但与中心城区在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关系紧密且具有良好的交通联
系。
本文界定的近郊区,是市辖区范围内,与中心城区 图1 近郊区
交通联系密切且受其辐射影响,本底资源、空间特征、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文化特质均不同于城市中心城区和乡村的动态区域 (如
图1 所示)。
1.1.2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进行创新探索的产物,随着一系列自上
而下政策的推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进入热潮期(如图2 所示)。
图2 特色小镇发展历程溯源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本文特色小镇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建制镇,是指以自然
要素禀赋为基础,具备独特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宜居宜游等的聚落空间。本文选取郑州市
近郊区的新密•岐黄小镇、荥阳•樱花小镇、中牟•槐树冈小镇、巩义•明月文化小镇作为研究
对象。
1.1.3 传统元素
(1)传统元素的概念
传统元素指世代传承的精神、风俗、道德、制度、艺术等社会因素,是体现城镇特色文
化、记载人类变迁进程、延续民族、地域文化的载体。本文传统元素包括地域文化、民间文
化、历史文化三个层面(如图3 所示)。
1)地域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区域内,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在人类的参与下和时间永恒维度的作
用下共同构成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特定的地形地貌、自然生态要素、空间肌理、
色彩风貌等都属于地域文化范畴,映射了当地的环
境、文化特征。
2 )民间文化元素
传统民间文化多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且具有历
史性、文化性的特质,主要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PDF
- 乡村振兴战略下长春莲花山空间发展模式研究.PDF
-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振兴路径研究——以乌鲁木齐县休闲农业规划为例.pdf
-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以苏州市吴 江区为例.pdf
- 乡村振兴中农耕文明的传承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PDF
- 乡村重构视角下城郊村振兴实操策略研究.PDF
- 消费文化在发达地区近郊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PDF
- 新时代都市边缘乡村居民职住通勤特征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PDF
- 新时代上海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初步思考.PDF
- 新形势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方法和编制内容探讨——以北京市昌平区八口村为例.PDF
- 文化驱动视角下的小城镇人居优化策略探究——以余姚市梁弄镇为例.PDF
- 我国世界遗产所在地产业“”规划策略——以九寨沟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专项规划为例.PDF
- 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珠三角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理念的嬗变.PDF
- 西北特色小镇“产城人文”一体化路径研究——基于就地城镇化视角.PDF
- 县城人居环境现状特征、问题及策略研究——以忻州市十一县为例.PDF
-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连特色乡镇体系构建研究.PDF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村镇共赢路径探索——以恩施“一沟九寨”和沙道沟镇为例.PDF
-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以陕西省陈炉镇为例DOCX.PDF
-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PDF
- 乡村振兴视角下山区小城镇产业融合发展策略.PDF
最近下载
- 软件服务共享交付中心小组负责人考试.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架子工技能大赛多选题20220627.docx VIP
- 2024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3 It's a colourful world 第2课时Speed up 课件.pptx
-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60页PPT).pptx VIP
- 综合序列--单选题6.docx VIP
- 小码王CPA图形化编程二级试题打卡-第3天.docx VIP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5.docx VIP
- 小码王CPA图形化编程二级试题打卡-第1天.docx VIP
- 人工智能四级模拟测试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