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平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平潭小吃 时来运转 1:平潭本地的“时来运转”:时来运转的性质类似汤团,皮是用地瓜和着地瓜粉做的,薄而柔韧。里面的馅一般是:包菜、紫菜、猪精肉、鲜虾、鱿鱼、蟹肉等等。有煮的,也有蒸的。   时来运转原名“咸 米时” (米时合在一起为一个字),后来菜馆为了便于推广,给起了这个名称。时来运转在平潭已有很久的历史了,家家户户都会做,每逢过节日都会做这个来吃,是男女老少喜欢吃的一道小吃。 * 天长地久与海蛎饼 “天长地久”:平潭人称它“油羹”, 用地瓜和地瓜粉做皮,内包豆沙或砂糖八果馅,状如水饺,入锅油炸,呈金黄色,即成甜香可口的美食,入口香甜,别有风味。 海蛎饼:大米混合黄豆磨浆,涂于油勺,以韭菜、紫菜或卷心菜、牡蛎、肉丁等为馅,油炸成扁圆状,色呈赤黄,外酥内嫩,鲜香可口。表皮可加花生仁油炸,色味俱佳海蛎饼。 * 此外平潭还有其他各种特设小吃 鱼丸 鱼面、鱼片 紫菜灴肉 八珍炒糕 蛎煎 。。。。。。 * 。 平潭概况   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  平潭县素有“千礁岛县”之称,著名渔业基地。位于省境东部海上,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8个岛屿组成。面积369.75平方公里,县府驻潭城镇,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唐为牧马地,清置平潭厅,1912年置平潭县。海坛岛陆地面积251.4平方公里,地扼台湾海峡要冲,距台湾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县,其形成属于陆连岛性质,地形以花岗岩丘陵为主。中南部有三十六脚湖,为福建省最大天然淡水湖。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自然地理   平潭县简称“岚”,位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东临台湾海峡,是福建省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岛县,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岛,北望白犬列岛。全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08.98平方公里,滩涂6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陆地面积251.4平方公里。全县岛屿多,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沿岸海域广阔,其中0-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240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沿岸水域面积1129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40-80米等深线的近海水域面积4630平方公里。 * 平潭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春温低于秋温。多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日平均气温10.2℃;最热日平均气温27.9℃.全年≥10℃的活动积温有6563度日,多年平均日照1919.7小时。雨热同季,旱雨季节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72毫米,蒸发量1300毫米,为本省少雨区之一。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东北风。风力年平均风速6.9米/秒,湾海地区全年大风(7级以上)日数为125天,是本省强风区之一。7-9月高温干旱,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年平均6.3次。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夏季大旱出现机率高达54%,为全省之冠。 平潭地处大陆海岸线中段,自古扼守台湾海峡咽喉,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台湾故宫博物院史料记载,1840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割让沿海岛屿,平潭岛和香港都曾被考虑。当时慈禧太后认为平潭岛面积大(约3.5个港岛),战略地位特殊,权衡后下懿旨“留平潭、割香港”。据说,英国至今留有完整的平潭岛测量记录和详细地图,地图甚至精确到1米 * 平潭简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平潭属闽中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闽越国;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属会稽郡南部都尉。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属会稽郡侯官都尉。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属会稽南部建安郡侯官县。 晋太康三年(282年),属扬州刺史晋安郡原丰县。元康元年(291年)晋安郡原丰县改隶于江州刺史。 南朝明帝泰始四年(468年),晋安郡改名晋平郡,齐建元二年(480年)复名,仍隶江州。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属东扬州晋安郡原丰县。陈永定元年(557年)增置闽州,属闽州原丰县;天嘉六年(565年)取消闽州,仍属东扬州晋安郡原丰县;光大二年(568年)改晋安郡为丰州,平潭属丰州原丰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为泉州(今福州),平潭属泉州原丰县;大业二年(606年)泉州改称闽州;大业三年(607年),废闽州,改置建安郡(郡治闽县,即今福州),平潭属建安郡闽县。 * 唐开创道、州、县三级制。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平潭属建州闽县。武德六年(623年),建州复称泉州,隶岭南道,析闽县置新宁,闽县为州驻地。武德八年(625年)置泉州都督府,改新宁县为长乐县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