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韦承庆《南中咏雁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谨畏,事继母笃孝。   第进士。   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   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   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   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   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   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下面是   南中咏雁诗   唐代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译文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路途中看到大雁正朝北飞去。   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注释   南中指岭南地区。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   李善注引《吴志》交阯郡吏吕兴等杀太守孙谞,使使如魏。   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岁月年月。   泛指时间。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闲,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尔你。   一作汝。   同归一同返回。   《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赏析   因为徇私犯法,发配岭南,诗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   加上本来他是颇受宠幸的,痛苦无疑更甚。   所以,被贬途中,当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飞去,不禁睹物伤情,悲从中来。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归,寻其自由安乐之所,而自己却要跨越千山万水,远赴万里之遥到那险恶湿热的南方瘴疠之地。   其间旅途的坎坷,虫兽的侵袭,疾病的折磨,都要忍受。   春雁北返,回到自己的乐园,乃随性而动;而自己作为万物之灵长,却沦落偏僻的异地,身不由己,无可奈何。   首两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内心的悲愤与痛悔。   雁在北方安家落户,因此,古人称北飞的雁为归雁。   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两句写人见归雁而自然生归家之情。   诗人此时身处南中,凝望那阵阵北归的群雁,也不禁动了归乡这个念头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园?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被贬谪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加之路途遥远艰辛,更是生死难料。   此番南去,是生是死,实难卜知。   盖一切都尚在冥冥之中也,因而作者那绝望的苦痛、负罪的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都交织在这末二句上了。   诗中作者把无情的大雁当作可以告语的知己,向它们倾诉自己的情怀,情真意切,出语自然。   这里表现了一个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疲惫不堪的旅人,他踽踽独行,凝望那北归的群雁逐渐消失在远方,他的心也随之很沉很沉地堕了下去。   值得庆幸的是,韦承庆不到一年便被召回,继续做官,兼修国史,颇受唐中宗称善,官至黄门侍郎而卒,可谓善终。   大概从这次贬谪中,作者是吸取了某种人生的教训的,加强了个人品行的修养。   宋之问有一首诗《题大庾岭北驿》,和这首诗比较相似,其前四句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在人雁对比中,写思家之情。   但宋之问终未能从贬所归来,唐玄宗时竟被赐死。   大概因为宋之问的人品太差,先谄事张易之,后有依附武三思,在知贡举时,竟然收取*,且不知悔悟,遂引起时人的公愤,连皇帝也讨厌他,于是把他赐死了事。   反映在诗歌里,韦承庆的贬谪思归之苦,更能博得后人的同情。   末二句自然、真挚,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深得后世诗论家的好评。   这首诗,通篇用叙述的笔调,语言直白、通俗,如话家常。   短短二十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贬谪之痛,完满地表现了出来,自具动人的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南中咏雁》,《全唐诗》一作于季子诗,题为《南行别弟》,但《文苑英华》作韦承庆诗,且诗中所写与别弟事无涉,故此诗著作权当归韦承庆。   唐中宗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   诗当作于被贬途中。   【诗词赏析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