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docxVIP

诗词鉴赏: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下面是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代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译文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销春之愁绪,醉酒后盼着了花枝当做喝酒之筹码。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屈指算来,你今天行程该到梁州了。   注释   破破除,解除。   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计算路程。   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创作背景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   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   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奉使去东川。   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赏析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   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   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   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   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   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   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   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   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   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   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   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   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   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   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   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   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   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   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   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   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   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   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   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   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   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   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诗词鉴赏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