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导学案 陈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课 《女娲造人》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陈 强 审核人:巩艳萍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掌握作者及神话等文学常识。 2.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象的作用。 3. 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二、预习自测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开辟( ) 女娲( ) 莽莽榛榛( ) 揉( ) 掘起( ) 澄澈( ) 掺和( ) 2.解释词语。 澄澈: 生气蓬勃: 兴高采烈: 疲倦不堪: 莽莽榛榛: 3.文体知识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4.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述颇丰。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二次备课 1. 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桌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展示交流】 2. 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讨论交流】 3.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讨论交流】 4.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讨论交流】 5.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讨论交流】 四、展示交流,点拨归纳 (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师生再次明确答案,点拨归纳。) 五、当堂检测: 1.阅读《淮南子?姮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注:①姮(hénɡ)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又称“嫦娥”。这则神话流传至汉代, 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姮”为“嫦”。 ②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后汉书?志?天文(上)》注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羿(y ì),传说中夏代有穷民的君主,善于射箭。一说是尧时善于射箭的武士。西王母,传说 中的仙人名。 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像,进行人性化的改写。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2. 熟读课文,体会女娲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袁珂 丰富的想象——造人的具体过程 巧妙的构思——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人性化描写——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揣摩语言,体会思想感情。 2. 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叫学生简单复述),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品读一下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次备课 二、自学讨论,合作探究 (一)阅读理解《风俗通》中有关女娲的两则短文 1.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tuán,把某种东西揉成圆形)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还来不及供应),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纟恒(ɡēnɡ,粗绳索)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2.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研读课文,比较神话故事和课文内容,筛选出联想想像的内容。 【交流点拨】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2)人 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3)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4) 作者的评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