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 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 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 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鲍参军集》。 下面是 发后渚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译文 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 我要从军远征,却又缺衣少粮,严冬已渐渐逼近,却不得不与家人分别,挥滑北上。 离乡背井,心情落寞凄怆,乘船从后渚出发,驶向远方。 征尘飞扬,弥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卷起,遮住了长长的树影,一片水花茫茫。 孤独的太阳,在空中缓缓地移动,漫漫江雾,时而在前面飘聚,时而又消失空中。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觉路途的遥远,回顾身后的阴云,更添离别的优伤。 美好的志向,就在这终年的奔走劳顿中消失,青春的容颜,因惊叹于季节的变化而变得惨淡无光。 每念及此,总要引起先尽的叹息,只好推开瑶琴,不让那揪心的琴声再响。 注释 后渚ǔ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 始初。 方将。 背离开。 凉埃尘埃。 皋ā水边的高地。 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 修樾ě高树交成的树荫凉。 孤光指日光。 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 结聚集。 华志美好的志愿。 分分散,消失。 韶颜美好的容颜。 节节序。 三起叹反复叹息。 三,言其多。 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 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临川王刘义庆由江州徙刺南兖州,镇广陵。 作为刘义庆的幕僚国侍郎,鲍照先从义庆还都省家,然后道出京口,赴任所。 从后渚出发后,一路上的见闻令作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的结构也很别致。 第一、二两节各六句第一节写别家上路时情景,第二节写途中所见景物及自己主观心情随客观景物之变化而变化的心理活动。 华志二句自为一节,是前两节的一个小结。 推琴二句又成一节,似用旁观者口吻结束全诗。 这是作者从主观世界中跳出来,故意用客观叙述来冷处理,从而让读者于言外去品味诗人内心的苦况。 在第一节中,有两个表时间的虚词与一般*有异。 一是仲秋始霜雪的始,作初解。 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选》注云近人用‘始’字有迟久而后得的意思,此不同。 其说是。 诗句译成口语,应该是刚到仲秋时节就开始出现霜雪了。 另一是方冬与家别的方,方冬,指初入冬,而不是将入冬。 这里有个节序的先后问题。 江上二句写今年寒意来得早,阴历八月就下霜落雪了。 这时要出门从军,必须把衣食准备得充足些;偏偏作者因家境困穷,缺乏衣粮;但又不能不动身,只好在冬初辞家远行了。 鲍诗的特点就在于平平写起,闲闲引入,看似寻常笔墨,而诗意却亲切感人。 此诗正是这种典型写法。 于是接下来写五、六两句寒冷的初冬,已是满目萧条,偏偏又在缺衣少食的经济条件下离乡背井,从后渚动身时内心当然要充满凄怆了。 这六句纯以质朴平实的描写来打动读者,遣辞造句,似乎全不着力。 这与第二节锤炼字句、刻画景物的写法几乎判若泾渭。 但作者却把这两节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乍读时觉得何以一诗之中风格顿异;其实这正是鲍照写诗善于变化,力图用语言的浅显与生涩来对读者施加影响,从而使读者的感受随诗人笔锋而转移的地方。 第二节,凉埃晦平皋者,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的尘埃把空阔平旷的皋原给掩蔽了,显得模糊晦暗,使作者无法向远处瞻眺。 这是陆景。 飞潮隐修樾者,腾跃的江潮遮住了诗人的视线,两岸修长的树影仿佛都隐没了。 这是江景。 于是作者乃置身于一片迷茫和惊涛骇浪之中了。 吴汝纶以凉埃二句比喻世乱,看来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作者此行的目的是从军,而目之所接,身之所经,却是晦暗的前途和惊险的处境,自然会产生来日茫茫吉凶未卜的预感。 所以这首诗的景语似乎并非纯客观的描写,而是近于比兴的。 所以前人大都认为这一句是作者自喻。 空烟正在包围着太阳,因此吴汝纶认为这一句喻世事之变幻视升灭者,眼看着这一簇烟雾忽而升起、忽而消逝之谓。 总观这四句景语,还有个动与静相对配合的特点。 凉埃虽非静态,但比起飞潮来,相对地却要静一些;而孤光虽在独自徘徊,比起空烟的倏尔升起、忽然消灭来,相对地说也算是静态。 这就比以纯动与纯静相对照来得空灵生动得多。 古人写诗总是在发展中有所前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