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docxVIP

诗词赏析: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下面是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宋代黄庭坚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译文   宣城郡多么负有盛名,第一风流要数进贡的紫毫笔。   秋霜下林中鸭脚形的银杏叶落满,春日里丝网将献出名唤琴高的鲤鱼。   共同治理政事须是贤良太守,今年你不再做京都的官吏。   古诗百科~平生材大用小一向以牛刀割鸡,这一次且再试一试你新磨的*。   我试着说一说宣城郡,请你暂且停杯细听。   黄昏中一弯明净的宛溪环绕楼阁,春日里部将簇拥着你宴饮在昭亭。   水稻茁壮,圩田的农家生活富裕,刑具闲卧法庭,你理政简易清明。   你将追踪风流太守谢朓欢歌妙舞,还不时吟诵王羲之用来换鹅的《道德经》。   注释   舅氏野夫《山谷集》题*李莘。   李曾官屯田郎中、知宣州,其余未详。   宣城今属安徽。   藉甚谓声名甚大。   藉,同籍。   贡毛指紫毫笔。   霜林一作林霜。   鸭脚木名,即银杏,以树叶似鸭脚而名。   荐献。   琴高《搜神记》及刘向《列仙传》谓琴高为战国赵人,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学*长生之术,游于冀州涿城之间。   后入涿水中取龙子,与*期某日返。   至时,高果乘赤鲤而出,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此借指鲤鱼。   理,指治理政事。   辍ò中止。   省曹谓京官。   省,官署名,指京师官署,如尚书、中书、门下各官署皆设于禁中,因称省。   曹,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或部门。   割鸡手比喻大材小用,沉沦下僚。   发硎í刀硎,磨刀石。   明宛水为宛水明的倒文。   宛水,指宛溪,源出安徽宣城县东南的峄山,东北流为九曲河,折而西,绕城东,叫宛溪。   骑ì一人一马曰骑,此指州太守部属。   簇ù犹言簇拥,众人护卫或围着。   昭亭宣城北有昭亭山,昭亭当筑于山上。   禾罢,à稏à稻名。   丰圩ū户使圩户丰足。   圩户,指佃种圩田的农户,江淮多洼地,田边筑堤防水,称圩田。   桁é杨,加在犯人颈上或脚上的大型刑具。   庭,诉讼案件的地方,犹今之法庭。   谢公指谢朓464-499年,南朝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   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   善草隶,工五言诗,为永明体主要诗人,以山水诗最为著称。   宣城北二里有谢公亭。   此处借喻山谷舅氏李莘,谓其文采风流可比谢朓。   换鹅经即指老子《道德经》。   赏析   第一首诗赞美了宣城物产的丰饶、景色的清嘉,并特别将土产的紫毫笔冠以风流的名号,暗指历代文人曾用此写下名诗佳篇,流传不朽。   诗中又以调侃的口吻,说诗人舅氏往任太守,如以牛刀割鸡,一则叹其大材小用,一则赞其理政游刃有余。   全诗多用借语、典故,显示其无一字无来处的特点。   首联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写在酒宴上告别,谈到舅舅李公择要去的地方,诗人便来了劲,一古脑儿倒出宣城的情况,让人们停住酒杯听他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讲。   此联是侧面总写,提起人们对宣城了解的兴趣。   颔联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写了宣城的山水。   春天来了,山晚望晴空的谢朓楼被清亮明静的宛溪河缠绕着,更显得高耸雄伟,多姿多彩。   春光像跑马似的,跨越山山水水,簇拥围拢着敬亭山。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   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联的明与簇,皆活用看动词。   颈联罢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写了宣城是一个天然的粮仓,是一个讲究法治的地方。   前句意思是说,圩户的种田人家,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后句写犯了罪就要处治,处治是依法律程序,不能乱来。   桁杨卧讼庭,是一种有序的审判。   当时黄庭坚的舅舅正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故黄庭坚用依法律程序来说事。   尾联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是写宣城民风淳朴,歌舞升平,讲求道德与教化。   谢公谢眺,在宣城任太守时他勤于郡治、劝民教士、关心农政,给宣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被称为谢宣城。   歌舞处,指谢朓楼,那里歌舞升平,人民生活安逸。   这些楼台歌舞是一种教化,时时焕起人们的道德良心。   此联意下,一个地方的治理应该像宣城那样和谐安定,稻熟年丰。   第二首诗咏赞宣城山明水秀的佳丽风光,并以想象之笔写出舅父到任后受到民众拥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