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丁酯(BA)毒理特性与环境流布影响.docVIP

丙烯酸丁酯(BA)毒理特性与环境流布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烯酸丁酯(BA)毒理特性與環境流佈影響 工安衛中心 陳范倫 一、物質辨識資料表 項目 內容 同義名詞 BUTYL 2-PROPENOATE、ACRYLIC ACID N-BUTYLESTER 、N-BUTYLACRYLATE 化學式 C7H12O2 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CAS No.) 141-32-2 聯合國編號(UN Number) 2348 危害性分類 毒性化學物質 二、物性、化性與災害資料 1.物性表 項目 物性資料 顏色 無色或水白色 性狀 液體 氣味 刺激性芳香水果味 沸點 145℃ @760mmHg 比重 0.89 @20℃ 蒸氣壓 5.45mmHg @25℃ 蒸氣密度 4.8 (空氣=1) 水中溶解度 2,000mg/l @25℃ 2.化性表 項目 化性資料 腐蝕性 - 危害性聚合 當溫度提高時,聚合反應可能會在容器中發生,並使容器破裂。 感光性 - 反應性與 不相容性 1.與氧化物不可相容 2.其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3.與強酸、鹼、氨、鹵素、氧化劑及熱等可 起反應 3.災害資料表 項目 災害資料 閃火點 49℃ 自燃溫度 292℃ 爆炸範圍 1.5~9.9% 4.健康危害資料表 項目 健康危害資料 容許濃度 10ppm, 55mg/m3 動物半致死劑量(LD50) 900mg/kg (大鼠、吞食) 動物半致死濃度(LC50) 2,730ppm/4hr (大鼠、吸入) 立即危害濃度(IDLH) - 致癌性分類(IARC) 3-疑似動物致癌,非人類致癌物 三、中毒之症狀及毒理特性 丙烯酸鹽(ACRYLATE)之毒性隨著分子量的增加而減低,如 食入則會嚴重呼吸困難、刺激中樞神經,如吸入高濃度之蒸氣,則 會有結締組織疼痛、流唾液與肺部刺激等症狀,長期的皮膚與眼睛 接觸則其組織會嚴重受損,如長期重複暴露則會造成肺部充血,肝 臟或腎臟出血等病變。 急性症狀: 1.吸入高濃度:會引起頭暈、噁心、頭痛、呼吸道極度刺激感、 嚴重暴露則有肺水種的危險,對黏膜組織有強烈的刺激性。 2.眼睛暴露:會引起刺痛感,另外亦會產生灼熱感,眼角膜尤其 敏感。 3.皮膚暴露:會引起皮膚刺痛與灼熱感,為皮膚敏感原。 丙烯酸丁脂並非人類致癌性物質(美國IARC分類為3),於流行病學證據上亦無致畸胎與致突變的慢毒性影響。 四、環境流佈特性 (一)污染源 人為污染源:主要由煙道排放,或由製造其聚合物、樹脂、皮革、染料、塗料、結合料與乳化劑等工廠廢水溢散至環境中。其單體也會由聚合物中分解揮發至空氣中。 (二)環境流布 1.陸地流佈:BUTYL ACRYLATE於土壤中具有高度之移動性,也會移動至地下水中。易於酸性土壤中水解,也會被微生物分解,易於土壤表面揮發至空氣中。 2.水體流佈:不會吸附於底泥或懸浮物質上,也不會蓄積於生物體內,如以丙烯酸丁酯(ETHYL ACRYLATE)來估計,於pH=7之水體內,水解之半生期為3.5年,如於pH=8之水體內,水解之半生期為100天,如於pH=9之水體內,水解之半生期為10天。因其吸收光譜為290nm,所以會直接被陽光光解,也會明顯的由水中揮發,如估計包括其吸附效應,則半生期約為3.0天。 3.空氣流佈:幾乎全部以蒸汽態存在於週界空氣中,吸收光譜為290nm,如與濃度為5*105radicals/cm3之氫氧自由基與濃度為7*1011mol/cm3之臭氧反應,其半生期為12.6小時。 (三)環境轉換性 1.生物分解性:於MITI測試中明顯的發生生物降解現象,如有適當之微生物,應可於廢水處理之過程利用植種之方式將其分解,其理論BOD5百分比為28與11%,如有植種適當之微生物,BOD可提昇至66%。 2.非生物分解性:於pH=7之水體內,水解之半生期為3.5年,如於pH=8之水體內,水解之半生期為100天,如於pH=9之水體內,水解之半生期為10天。因其吸收光譜為290nm,所以會直接被陽光光解。25℃時,其與氫氧自由基和臭氧之反應速率常數分別為28.22*10-12cm3/mol-s和1.75*10-8 cm3/mol-s,如與濃度為5*105radicals/cm3之氫氧自由基與濃度為7*1011mol/cm3之臭氧反應,其半生期為12.6小時。 (四)環境轉移性 1.生物濃縮:其Kow=log2.36,BCF值為37,不會蓄積於生物體內。 2.土壤吸收及移動:其Kow=log2.36,Koc=160,於土壤中具有高度之移動性,並不會顯著的吸附於土壤、底泥或懸浮物質上。 3.自水/土壤揮發性:23℃時,其於水中之溶解度為2000mg/L,25℃之蒸汽壓為5.45mmHg,亨利常數為4.60*10-4atm-m3/mol,模式估計,由1m深、流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