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涯發展教育-閱讀影片「人生四季之歌」 》融入班會活動討論題綱(八上)
《生命的樂章─人生四季之歌》影片內容簡介+我看完這影片的心情與想法…
觀察大自然生命脈動:例:春Q夏Q秋Q冬 ;種子Q幼苗Q開花Q凋落。請畫下你的觀察
回憶一下你曾經歷過分離或失去的感覺:如搬家、親友逝去或寵物死亡時。請寫下你的感覺:
影片中玲玲最愛的奶奶離開了,如果你是玲玲,你有什麼話要對奶奶說?你有什麼事要為奶奶做呢?
還有→我感到最得意的事…
到目前為止,在我的人生中感到最遺憾的事…
還有…還有→(如果我現在是60歲)回想年輕時或過往歲月中感到最得意的事…
(如果我現在是60歲)我在我的人生中感到最遺憾的事…
《生命的樂章─人生四季之歌》影片簡介
◎演員:孫越 /片長:17分鐘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2002年11月
劇情簡介 本片是一部僅僅十幾分鐘的短片,藉由孫越叔叔與一位小女生的對話,探討著長久以來每個人想逃避又無法逃避的話題─「生與死」。片中以溫暖清晰的畫面,隨著悅耳的音樂、時序的轉換,踩著生命的樂章,探討四大主題:
「春」生命是什麼?─嬰兒的皺紋恰似阿公的皺紋,生命由出生到死亡只是自然。
「夏」死亡是什麼?─死亡的形式,年老重病意外等,活著不在長短,在於時光充實。
「秋」如何說再見?─不懼怕與親人談論死亡話題,為親人留下時時懷念的記憶。
「冬」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癌症末期「安寧緩和醫療」,全人全隊全家全程的照顧。
且在每一個主題之間,都貼心的留有停滯、分享時間,讓大家有更多的思考空間,是一個相當好的生命教育題材。老師或講員可透過影片內容的傳達,開啟學員認真面對生命的價值,另由隨片所附「使用手冊」內提供的議題,利用團體討論的方式,以分享個人經驗,達到生命成長的目的,由此更可領會製作群的認真與用心。
其中討論的話題,包含:觀察生命的脈動、探討生命的價值、如果生命只剩下一星期,你有什麼話要對誰說?說什麼?還有什麼事情沒做?要做什麼?什麼是預立遺囑?並說出看法。而經驗分享的部分可包括:對生命的回顧、失落的經驗、面對死亡(印象中最深刻的死亡經驗)及面對死亡時的態度,像:如何打開死亡話題和鼓勵「談」的積極態度等,都是極具意義的,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內容啟示與問題討論
一、由「生」說起:本片在觀賞之後很難不深受感動,它有別於其他媒體或書刊,在談論「生與死」時的嚴肅,或是詭譎、恐怖,又能讓人去思考平常不願碰觸的問題。有感於這樣溫馨的內容,對生命的尊重,真的建議老師們可以由入學時,就讓孩子們欣賞此影片,好了解生命的意義,如此他們才能尊重生命,也才能愛惜自己的生命,進而尊重別人。每當看到電視、報紙等,有人將小孩如垃圾般的丟棄時,真不知他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與瞭解是什麼?在他們自己身上到底承受多少的負向壓力?身為父母、師長的人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究竟給了孩子什麼?每個人真是「被期望」而誕生?抑或是一個「不速之客」,使父母是在「被強迫」下接受新生命的到來?
二、教養的過程:常有人說現代小孩子是幸福的;個人倒覺得身為四、五年級的那一代更是幸福的,當時的父母大多沒有很高的學歷,但他們卻緊緊守著偉大的責任─提供每個孩子溫暖的家,那時的物質當然不如現在,然而精神層面的提供卻是源源不絕,不管再怎麼熱、怎麼冷、怎麼早、怎麼晚,家裡必定有一個忠實的守護神是媽媽或是爸爸,常常守候在門扉噓寒問暖。家教再怎樣嚴格,遇到挫折時永遠有迎接的雙臂,孩子由被尊重與接納中學習到愛自己愛別人。反觀現今社會,孩子入家門時,迎面而來的是冰冷的家具與空氣。為彌補此缺憾,有人是極盡所能的「給」,讓孩子對父母予取予求,失去應有的是非觀念,身為局外人似乎也愛莫能助。對待孩子呈現兩個極端,另一個就是在沒有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受虐或被遺棄,沒有被愛經驗的人,又如何能去愛自己愛別人?一個是溺愛一個是放棄,如此怎能造就對生命價值的尊重,任其在匆匆的人生洪流裡載浮載沉,又是誰的責任?
三、終極關懷:人生終須一死,有重如泰山輕如鴻毛,吾乃凡夫俗子但求「放心」而已,然而「放心」卻又談何容易。當面對親朋好友瀕臨死亡時,我們應如何給予協助?在以前如果遇到癌末的病人,均採取隱瞞的方式─不告知病情,大家都認為這樣的處理對病人最好。真是如此嗎?事實上真正的理由是大家都不敢面對死亡,因當病人對死亡發生恐懼時沒有人會處理,所以一味的逃避以為這樣死亡就會遠離,結果徒留往生者及活著的人無限的遺憾。如果是現在,我們又可以為他們做什麼?生命是無常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應該為死亡做預備,如:一些未完成的心願,對死後的安排…等,應有全盤的規劃。眼見許多豪門在大家長死後的兄弟鬩牆,或女兒控告老母財產處理不當,及以前好友的兄弟也曾為了將老父採土葬或火葬,而吵到臉紅脖子粗時,想想有哪些是現在我們自己可以先準備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