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汉代文学家马融在其《长笛赋》中所指的篴音笛,实际指的是今天的箫羌笛。 关于笛箫两件乐器的确切名称,约在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分开,称笛为横吹或横笛。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笛子的历史。 关于笛产生的年代,根据文献记载过去一致认为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公元前119年,将笛传入首都长安。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前168年的出土文物中,发现笛类乐器两支。 可以说明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约半个世纪,笛类乐器已经在我国境内得到流传。 隋唐时期,关于笛已有大横吹,小横吹的记载。 宋朝,笛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已经很重要。 当时民间有种音乐表演形式叫做鼓笛曲,鼓和笛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乐器。 另外,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多记载了笛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如南宋杨万里的诗《安乐坊牧童》前而骑牛渡溪水,后儿骑牛会问事,一儿吹笛笠簪花,一牛载儿行引子。 这些诗句反映了笛子演奏已经渗入民间,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明、清时期,笛子在民间音乐中应用得更加普遍,已经成为了江南丝竹、十番鼓、十番锣鼓等许多乐种中的主奏乐器,并在许多戏曲、说唱伴奏与民间器乐合奏中不断的发展它的演奏艺术。 笛子的形制,一般是竹制管身,管身上开吹孔、膜孔、两个或四个出音孔以及六个按音孔。 膜孔上蒙以芦膜或竹膜,吹孔左端堵以笛塞,横吹。 笛子在全国流行的形制很多,但主要是曲笛昆笛和梆笛两种。 曲笛长于伴奏昆曲以及南方各种地方乐中的合奏;梆笛则用于梆子腔伴奏以及北方各地方乐种的合奏。 正是这两种笛子的风格各异,造成了我国笛子演奏艺术风格产生了南北两派的区别。 曲笛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主要是江、浙、闽、粤一代。 代表曲目有陆春龄演奏的《小放牛》、《鹧鸪飞》、《欢乐歌》、《中花六板》;赵松庭演奏的《三五七》、《早晨》以及江先谓的《姑苏行》等乐曲。 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是江南曲笛演奏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曲笛演奏风格的形成,与盛行于上海市内、市郊的丝竹乐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其演奏特点,音乐圆润甜美,悦耳动听,气息控制细腻,音量强时亮而不刚,弱是柔而不涩,有着很高的造诣。 陆春龄改编演奏的《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乐曲,后曾经以丝竹乐合奏及箫独奏等多种演奏形式在江南广为流传。 五十年代陆春龄将它改编为笛曲,成为了曲笛代表性的优秀乐曲。 该曲以民间板式变奏的原则,将原曲一小节的旋律扩充为两小节,并以细腻的加花手法,使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抒情性、歌唱性。 江南曲笛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赵松庭,其曲笛演奏艺术的发展,建立在广泛的戏曲音乐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 他的曲笛艺术不仅具有昆曲典雅秀丽的吹奏特点,又有乱弹、高腔热闹、粗犷、活泼、流利的演奏风格。 【长笛基础曲笛与梆笛风格的初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4922-2010_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德国安联集团的业务分析与启示.doc VIP
- T_CAAP 030-2023 下肢康复训练动力外骨骼机器人.docx VIP
- midas civil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ppt
- T_CECS 120-2021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ocx VIP
- 中职化学通用类全册教案.docx VIP
- 2019年广东省高考题例研究(生物).doc VIP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册11月期中考试数学检测试题.docx VIP
- 公文写作基础培训资料.pptx VIP
- 202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要点笔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