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科学概论》 现场教学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年 月 日 目录 一、前言 二、实习工区概况 三、地层 四、岩石 五、地质构造 六、结束语 一、前言 实习是在我们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的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我们以两个班级为单位,由四名专业老师带领观察讲解野外地质地貌。通过五次的野外地质实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地层、地质构造、学会了如何使用罗盘等。 二、实习地理位置与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地点在我国北方的太原市周边县市及山地地区。太原市位于太行山西侧,吕梁山东侧。实习区气候属温暖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但受西北风沙影响较大。又处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600mm。实习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枣树,苹果树较多。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出的一般为无烟煤,焦煤;石炭-二叠系的铝质粘土,也可作为耐火材料开采;奥陶系毛儿沟灰岩组是烧制石灰、水泥的优质原料。实习区处在太原盆地,其南、东、西三面为高山所包围,汾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它贯通全区、流向南北,在运城注入黄河。 三、地层 华北古生代底层 中奥陶世后,华北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成为陆地,遭受剥蚀,历时1.5亿年,致使缺失地层O3,S,D,C1,直到中石炭世才又复下沉,再度接受新的沉积。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致密状石灰岩夹白云岩和薄层泥灰岩,顶部夹有两层石膏层,含动物化石头足类珠角石。由于长期风化剥蚀,O2f顶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非常明显,与上覆盖地层C2b成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太谷界五台群 变质岩五台群片麻岩颜色较杂,多为红褐色、黄褐色、黑灰色,粒状变晶和斑状变晶结构,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云母,片麻状构造。忻州地区的片麻岩属于太谷界五台群片麻岩,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在变质岩中可见到相似于沉积岩的层理现象,说明此变质岩是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后所形成的,故称之为副变质岩。若是由火成岩经过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称之为正变质岩。 片麻岩 古生界石炭系 1、本溪组 石炭统本溪组C2b根据沉积特征分为两段: {1}下段---铁铝岩段,6--8米,主要由红褐色,褐黄色的铁铝岩矿,浅灰白色的铝土岩矿,灰中带红色的铝土质页岩,细砂岩,粉砂岩和粘土矿组成。其中以窝状储藏的褐铁矿工业类型叫“山西式铁矿”,其含铁量30% ,硬度低风化严重。本溪组C2b沉积环境为滨海相,泻湖相由风化淋滤作用,使FeO3,Al2O3富集。胶体与海水作用,沉积,海浪潮汐影响呈鲕状,豆状。 {2}上段---畔沟段,厚度16米,主要由海陆交互相的砂岩,页岩,粉砂岩,煤层和灰岩组成的岩系。又因其中含煤,所以称为煤系地层。畔沟段自下而上有灰岩三层,且每一层灰岩下面都有一层煤,但大多为薄煤层,达不到可采厚度,有海陆交互相产生的化石:脉羊齿,腕足类等。沉积环境为沙坝---潮坪沉积。 不整合接触的特点: (1)地层缺失:缺失上奥陶统、下石炭统、志留系、泥盆系。 (2)凹凸不平的古风化壳,被风化剥蚀,有底砾岩。 (3)本溪组底部有大小混杂、分选差的角砾岩,角砾岩的主要成分为下伏马家沟组白云质灰岩,铁质及粘土质胶结。 (4)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上石炭统本溪组产状近于平行。 2、太原组 由本溪组顶部的银灰色铝土质页岩变为青灰色岩屑杂砂岩即为太原组底部标志。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粉砂岩,含铁质结核,夹少量煤线与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该组底部青灰色含铁质结核中粒岩屑杂砂岩,向上变为厚层状粘土质粉砂岩;上部杂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夹灰岩透镜体。厚110m,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发育明显的球形风化。 {1}晋祠段,该地段因晋祠砂岩发育而得名,厚度25米,起于晋祠砂岩底面,止于西铭砂岩底面,整合接触于本溪组之上。本段岩性特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由砂页岩,薄煤层和灰岩组成。晋祠砂岩是由石英,岩屑和火山凝灰物质组成,为一标志地层,代号K1 沉积环境为潮坪沉积,滨岸,海滨环境 。 {2}毛儿沟段,因毛儿沟灰岩发育得名。从西铭砂岩起,止于七里沟砂岩K2底面,厚度40---50米。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煤层,灰岩互层,三层灰岩含丰富的动物化石。底界西铭砂岩,为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高岭土质胶结,其层面上可见波痕构造,波峰较缓,不对称,系干涉波痕,由两个方向的波痕叠加造成。毛儿沟时期为太原组沉积时还亲最广泛时期,故而海相灰岩发育,含煤性好。标志层自下而上有9#煤【八尺全区可采】,8#煤【全区可采】,庙沟灰岩L1,毛儿沟灰岩L2,7#煤【全区可采】,斜道灰岩L3,6#煤【部分可采】。 西山煤 沉积环境为河口坝,远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