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毕业论文(设计).doc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TOC \o 1-2 \h \z \u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与现状 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 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及其历史进程 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 2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2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4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和促进转移的条件 6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其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8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新形势与转移的基本思路 10 (一)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新的供求状况分析 10 (二)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1 结  语………………………………………………………………………………12 参考文献 13 后 记 14 PAGE 13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必然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等非常重要。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生计,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现状 转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锁定在城市中央,而不愿再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活动,以致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但是受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城市本来人口数量等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人至今仍处于待业状态。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刻不容缓。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与现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中国人口的构成情况,大体如表一所示的比例(%): 表一 中国人口构成比例 按性别分 按城乡分 按年龄分 男性 女性 城镇 乡村 14岁以下 15-64岁 65岁以上 51.65% 48.50% 37.70% 62.30% 22.50% 70.40% 7.10%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及其历史进程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转移,其实质是农业领域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的转移,而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50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以1978年作为标志,前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其转移内容存在着迥然的差别,在这里,我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和进程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1、改革前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1949~1978年,我国为摆脱贫困,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客观地选择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国民经济产业配置与就业转移是向工业“重型结构”方向逐步演进的。这个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下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可以叫做自发性转移阶段,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 第二阶段是1958~1963年。这一时期,由于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所以叫做大起大落阶段。 第三阶段是1964~1978年。

文档评论(0)

saodishense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