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培训讲义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鎮靜穴 定位 在兩眉頭之間正中央上五分處。即十四經印堂穴上五分。 主治 神經錯亂、四肢發抖、兩腿酸軟、四肢神經麻痹、失眠、小兒夢驚。 針法與應用 針深一分至二分,由上往下扎(即皮下針)。 上里穴.四腑一二穴 上里穴.四腑一二穴 上里穴 在眉頭內側直上五分十四經攢竹穴上五分。 四腑二穴 在眉毛之正中央點直上五分。 四腑一穴 在眉毛外側直上五分。十四經絲竹空穴上五分。 主治眼昏、頭痛、眼壓過高脹痛,小腹脹、顏面神經麻痹。 針法與應用皮下針,針深一分至二分。四腑一穴、四腑二穴及上里三穴用三稜針同扎出血可治臨時頭痛。 馬金水、馬快水穴 馬金水、馬快水穴 馬金水穴 在外眥角直下至顴骨之下緣向外橫開四分處。即十四經之顴髎穴向外橫開四分處。主治腎結石、閃腰、岔氣(呼吸時感覺痛楚)、腎臟炎、鼻炎。 馬快水穴 在馬金水穴之直下四分。主治膀胱結石、膀胱炎、小便頻數、腰脊椎骨痛、鼻炎。 針法與應用 針深一分至三分。馬金水、馬快水穴,同時下針效佳。 六快穴 在人中向外橫開一寸四分。 主治 尿道結石、尿道炎、顏面神經麻痹。 針法與應用 針深一分至三分。與馬快水穴配針治尿道結石。 七快穴 定位 在嘴角外側一寸。 主治 面部麻痹、肺虛弱、尿道結石。 針法與應用 針從嘴角向外斜扎,針深五分至一寸五分。右臉麻痹取左穴,左臉取右穴。 水金.水通穴 水通穴 在嘴角之下五分。 水金穴 在水通穴向內斜開五分。 主治腎臟病性之風濕病、腎機能不夠之疲勞、頭暈、眼花、腎虛、腎虧、腰痛、閃腰、岔氣。針法與應用針由內向外斜扎,針深一分至五分。水通、水金兩穴均主治腎病,應就暗青處針之。 正本穴 定位 鼻端。於鼻尖左右小軟骨的中間凹陷處。 主治 過敏性鼻炎、治妖邪(鬼迷)、腦力衰退及肺弱者補針。 針法與應用 針深一分至二分,勿刺傷軟骨。用三稜針最有效。 正會穴 正會穴 定位 在頭頂之正中央點向後五分處。即十四經百會穴後五分處。 主治 四肢顫抖、各種風症、身體虛弱、小兒驚風、眼斜嘴歪 、半身不遂、神經失靈、中風不語。 針法與應用 三稜針點刺,或用毫針,針深一分至三分。亦可用斜刺進針。 總樞穴 定位 在後頭部(十四經)腦戶穴下八分、風府穴上七分。故與十四經腦戶穴、風府穴、啞門穴位置主治大不相同,不可混淆。 主治 嘔吐、六腑不安、項痛、心臟衰弱、霍亂、發言無聲、發燒、肩頸酸痛、眼睛酸脹、腦壓高,喉炎、中風、頸椎骨刺。以三稜針點刺治肝霍亂。 針法與應用 一分至三分,用三稜針最有效,尤其小兒。對本穴一般針深禁止超過三分,但失音可針深至三分,使其發音恢復正常。用三稜針出血時,須用手將本穴之肌肉捏起,而後刺之。 前胸部位 喉蛾九穴 定位 在喉結及其上一寸與下一寸五分處,另加該三處各左右旁開一寸處,共九穴。 主治 喉蛾、喉痛、甲狀腺炎、喉癢、痰塞喉管不出(呼吸困難、狀如哮喘)。 針法與應用 用三稜針放血。放血時需將皮肉捏起,以免傷及筋和軟骨。 金五穴 定位 在胸骨上窩正中處為金肝穴,每下一節一穴,其順序為金陰、金陽、金轉、金焦共五穴。 主治 肝霍亂、消化不良(胃脹)、肋骨痛、支氣管炎、各種痧證。 針法與應用 三稜針點刺出血。放血時不可刺入太深。 胃毛七穴 定位 從劍突下緣陷凹處起,直下一寸一穴,共三穴。旁開一寸五分各兩穴(兩邊四穴)。 主治 羊毛痧、胃病、各種霍亂、心悸、胃出血。 針法與應用 用三稜針出血。治羊毛痧則需抽出毛絲。 腑巢二十三穴 定位 肚臍直上一寸一穴共二穴,肚臍下每一寸一穴共五穴,肚臍旁開一寸一穴,其上二穴,其下二穴(共四穴,兩邊共八穴),肚臍旁開兩寸一穴,其上二穴,其下二穴(共四穴,兩邊共八穴),總共二十三穴。 主治 腸炎、腹瀉、子宮炎、腎炎、腎痛、臍痛,婦女月經不調、經痛、子宮寒,膀胱無力、頻尿、夜尿,陽萎、早洩等男科、婦科、泌尿系統諸疾。 針法與應用 一般炎症、痛症可用三稜針出血。若虛證、寒證或腹瀉、膀胱無力、男科陽萎、婦女子宮寒,則用艾灸配合治療,並於相關穴位下針。 十二猴穴 定位 平行鎖骨下一寸三分處共三穴,再下一寸五分處又三穴,兩邊共十二穴。 主治 猴痧、血管硬化引起哮喘、肝霍亂。(傷寒、重感冒、霍亂均會引起猴痧) 針法與應用 三稜針點刺出血。放血時需注意不可刺入太深。 背部 五嶺穴 五嶺穴 主治 血壓高、重感冒、發高燒、發冷;突然間引起之頭暈、頭痛;高血壓引起之手足麻痺、半身不遂;陰霍亂、陽霍亂、嘔吐及各種痧症;血管硬化之腰痛;肝霍亂、陰陽霍亂、急性胃痛、胸痛、胸悶、心臟擴大;產後風症、背痛、血液循環不良、臟腑功能失調、動靜脈硬化症;並可作為平時全身保健之常用放血穴位,可預防中風、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針法與應用 用三稜針扎出血。五嶺穴中少數穴道與十四經重複,然其主治功能與原穴不同,因此另立穴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