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数学组 葛 鸣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数列的第一课,目标让学生很好理解数列的概念。
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困难的。因此,通过对简单概念的学习,让学生体会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数列的概念,从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通过对概念的学习,规范数列的写法,让学生能用数学符合语言来准确描述数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实际情景,产生数列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出数列的概念
2、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例题对概念的剖析,了解数列通项的基本概念,函数概念和图像概念
4、通过对概念的学习,规范数列的写法,使得学生能用数学符合语言来准确描述数列
教学重点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策略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数列的学习。
2、通过阅读教材学习数学的概念。
3、学会用符合语言表示数列的通项。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对半还价法
从他们的讨价还价中,我们得到一串数列: 600,300,500,350,450,380……
第1件第3件第4件第
第1件
第3件
第4件
第2件
三.兔子繁殖问题(斐波那契数列):有一天,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外面散步,看见一个男孩在院子里养了一对可爱的白兔。几个月后,他又去那儿散步,看见里面大大小小的兔子很多。于是就问小孩:“你又买了一些兔子吗?”小孩回答说:“没有,小兔子都是原先一对老兔子繁殖出来的。”经过询问之后,斐波那契知道,一对兔子每月都要生一对小兔,并且小兔子出生后两个月就可以再生一对小兔子。这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Fibonacci数列:
1,1,2,3,5,8,13,21,…………
四.循环程序图
ENDYes
END
Yes
No
打印 A
N N+1
N≤10
A A*(A-1)
前5项是:3,6,30,870,756030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再举出一两个这样的一列数,它们可能是你生活中遇到的,也可能是你最喜欢,最难忘的一列数
【过程】
1.阅读教材第二项内容(第一段到第三段)
提问1:谁能给出数列的定义
提问2:数列1,3,5,7,9与9,7,5,3,1是同一数列吗?为什么?
提问3:请同学们自我创造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列
有穷递增(减)数列
无穷递增(减)数列
2.阅读第四段到第七段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① 给出通项公式(1) (2)
要求:(1)写出前五项的值
(2)作出散点图
(3)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散点,能否写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
②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
(1)
(2)0,2,0,2,0,2
[教学反思]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达到了预计的教学效果。在陌生的班级上课,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充分,不太了解学情,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还是不错的一节课。特总结以下几点:
1、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数列,了解数列的概念
2、通过多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数列、数列的基本表达式、数列的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3、基本达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讲解到位。
4、完成二期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从最近发展区自我发现新的知识点,逐步建立新的知识框架。
以下谈几点不足之处:
1、数列的函数概念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始终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挖掘到本质。需要在接下来的课堂上继续挖掘数列的函数概念。
2、如何引入数列的函数思想,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原来打算通过数列的单调性引出函数的思想,但是最后效果不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专家点评]
何维安:(上海市特级教师)
1、通过课本介绍的例子,学生自己举实例,媒体介绍的实例,媒体介绍的实例,媒体介绍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较为自然,对数列概念中的“序”能举例说明,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性。
能在课内几次让学生阅读讲义,既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通过数列“0,2,0,2,0,2”
2、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数列概念,师生先后举11个例子,照例已水到渠成,可由学生归纳出数列的定义,可惜的是还是由老师自己下了定义。且对通项公式表达成“数列的第几节叫通项”是不妥的,应知道数列不一定有通项公式。因此教师没有举通项公式不存在的例子,也没有让学生举这方面的例子。这对概念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没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操纵手柄设计说明书(参考样板).doc
- 操纵练习 相关知识.doc
-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docx
- 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分析_黄梅.doc
- 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分析.doc
- 收派宝移动手持终端物流订单操作手册.doc
- 攀向顶峰之际.doc
- 收获时间对玉米秸秆产量与燃料品质的影响.doc
- 收视率:历史观照与现实反思(上)——来自电视台数据使用者的报.doc
- 操纵车把灯车推至平坦位置.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