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九讲鲁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 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短篇小说集3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2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部: 前期:《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后期: 《而已集》 《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及译作等 鲁迅创作总况 鲁迅精神的精髓:反抗绝望 1893年,鲁迅的祖父因科举案入狱,家道中落。 “恨这个社会”“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3年袁世凯复辟,对社会变革失望。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1918—1924年,对思想启蒙失望。 “我感到未曾经验的无聊。……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鲁迅精神的精髓:反抗绝望 “…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精神的精髓:反抗绝望 “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 正视人生的绝望的困境与命运,而后反抗,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对 “绝望” 的反抗之中。这是鲁迅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资源。 在鲁迅的一生中倾注了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鲁迅的杂文始终为一切关心与思考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人生、人性等问题的中国人所钟爱,鲁迅的杂文任何时候都是中国现实中活生生的“存在”。 鲁迅的杂文 “杂文”之名 鲁迅的杂文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各种文章的总称。鲁迅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问题,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鲁迅以编年的方法编了自己的十六本杂文集。其中就包括杂感、随笔、通信、序跋、演讲等统曰“杂文”。 狭义的杂文指“杂感”,即具有文学意味的议论性的文体,也称文艺性的论文。(瞿秋白) 鲁迅杂文的意义 1.作为一种报刊文体,杂文与现代传媒紧密相连。 《新青年》《语丝》《莽原》《京报副刊》《晨报副刊》《萌芽》《太白》《文学》《申报 自由谈》等报刊。杂文是富于现代性的文体。杂文是现代作家通过现代传媒与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重要、有效方式 。 2.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是一种无体之文,具有特别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鲁迅“以为非这样写不可,就这样写”,鲁迅正是利用杂文的形式,发挥不拘一格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文体实验。“杂文”又具有某种先锋性。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 鲁迅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 鲁迅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 《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3卷244页 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鲁迅把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的心理与灵魂。他说:“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他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心理状态。 3.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 鲁迅的思维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然后将其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空间下进行剖析与开掘,竭力排除其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迅速切入本质,做出具有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