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 初支变形换拱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规范;
(2)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3) 公路改建工程 施工招标文件 清单、答疑(补遗)书及标前会上有关要求;
(4)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
(5)施工调查报告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和地材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物资采购等资料;
(6)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业主及指挥部、监理等的要求;
2.编制原则及范围
(1)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建立在科学合理,满足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求。同时方案编制时必须保证人员、设备及结构的安全为基本原则。编制时应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案,节约造价,施工过程中合理按排工序,保证合理的施工进度。
编制范围
隧道 初支、二衬。
二、工程概况
1.项目介绍
2.原设计及施工情况
(1)地理、地质概述
隧道区域为高山峡谷地带,地理条件恶劣,交通闭塞,唯一过境公路沿金沙江左岸阶地展布,线形、路况较差。
隧道围岩主要由石英片岩组成,岩体破碎、软弱。同时隧道在 村穿越 断裂带,岩体构造有褶皱、破裂等。
隧道区域地下水分布不均匀,主要以线状渗出为主,局部呈股状。蛤本隧道地表有2条明显的冲沟。冲沟临近有泉水出露,泉水流量稳定,但受春雪或雨季补给影响较明显。冲沟段地下水丰富。
受上述原因影响,隧道岩体整体稳定性极差,特别是在水的浸润下极易失稳。开挖时极易出现坍塌掉顶等现象。
(2)隧道洞身衬砌支护参数
根据原设计图纸,隧道已施工段洞身设计参数如下:
围岩
级别
里程桩号
初支
辅助
二衬
备注
V
K55+995-k56+433,K56+483-K56+K56+477
24cmC25喷砼、3mφ22@60x100药卷锚杆,I18@60,20x20Φ8钢筋网片
单层4.5mφ42x3.5注浆小导管
50cmC30钢筋砼
原设计,其中K56+407-K55+477变更为Z5a
V
K56+433-K56+483
26cmC25喷砼、4mφ22@60x100药卷锚杆,I20b@60,20x20Φ8钢筋网片
双层4.5mφ42x3.5注浆小导管
60cmC30钢筋砼
经设计变更T5延后90m
V
K56+407-k56+477
26cmC25喷砼、3.5mφ42x3.5@60x100注浆小导管,I20b@60,20x20Φ8钢筋网片
双层4.5mφ42x3.5注浆小导管
60cmC30钢筋砼
变更
(2)施工情况
①截至2018年11月初 隧道完成开挖总计539米,掌子面完工里程K56+477,仰拱完工里程K56+466,二衬完工里程K56+447。其中K56+466-K56+477完成上导坑开挖,中导坑完成局部。
③隧道施工至K56+407里程后,洞身及掌子面围岩地下水开始增多,岩性由板岩变化为碳质板岩、千枚岩。我部按设计变更完成初支后,经现场观察及监控量测,发现初支有开裂及变形速度较快,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我部立即对初支采取增加临时护拱、锁脚锚杆及加密小导管注浆等形式进行了加固处理,变形得到遏制。但堰塞湖后道路及大电等中断后,无材料被迫停工,无法对初支进行加固处理。
停工后在已施工仰拱前开挖集水坑,安装潜水泵及专门管道组织排水。日排水量在300m3以上。
3.侵限情况
自2018年11月4日,我部将 封闭后全面停工。停工期间未停止对洞内进行监控量测。
将测量数据与设计图纸对照发现 初支变形较大,局部位置初支侵限,占据二衬结构位置。2019年2月28日,施工单位将现场情况上报监理单位并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踏勘。
踏勘后结论:
掌子面渗水仍然比较严重,施工单位按时将渗水集中后引排至洞外。
初支变形严重,局部位置初支侵占二衬结构位置。侵占范围为仰拱面上1.5米至拱顶位置,特别是拱腰部位变形较严重。
需对侵限部位初支进行凿除处理重新开挖至设计位置按变更设计施工,经监观测结构稳定后施工二衬。
4.现场影像资料及测量成果情况
(1)影像
(2)测量成果(断面示意图)
三、侵限原因分析及结论
1、侵限原因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洞内施工及现场状况等情况分析,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现场调查,对照现场监测情况分析隧道侵限的原因如下:
(1)地质原因
①该段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差,存在断层、褶皱等不良地质现象,岩性主要为碳质板岩、千枚岩等。岩体破碎,缺乏整体稳定性。
②地下水影响。地表接近冲沟泉水流域,洞身开挖后,洞内渗水量大,浸蚀岩体,虽经注浆加固后完成初支,但区域岩体因地下水分布聚集影响导致压力集中,导致初支受压力较大。
2.侵限原因结论
由于围岩本身软弱破碎、加之地下水浸蚀,在长时间未施工二衬的情况下,隧道围岩变形长时间跟随扩展,导致初支变形过大侵限。
四、施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ppt
- [专题]潮安县二塘村河砂可采区河砂开采作业劳务---监理规划.doc VIP
- 第二单元 歌唱七彩生活 新二年级语文暑假阅读、习作提升课(统编版).docx VIP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二级词汇表.pdf VIP
- 食品质量检验技术.ppt VIP
- 《GB 6514-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急性冠脉综合征(共83张PPT).pptx VIP
- (炼铁部)电工技能大赛复习题.doc VIP
- 《离婚指南》小说改编_经典戏剧剧本.doc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