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章节个人收入与分配讲解学习.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回顾复习: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生产关系包括哪三个方面? 决定 纽带 纽带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分配方式 人与人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生产力 决 定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探索研究 自主探究: 1、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存在哪几种分配方式? 2、什么是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分别是什么?按劳分配的地位如何? 3、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对待这部分收入?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和意义、原因分别是什么?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① 地 位: ② 实行范围: ③分配尺度: ④分配什么: ⑤分配结果: ① 地 位: 主 体 ② 实行范围: 公有制经济 ③分配尺度: 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④分配什么: 个人消费品 ⑤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力发展水平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按劳分配 前提条件 物质基础 直接原因 存在差别,谋生手段 不高,不平衡 社会占有,由社会分配 3、客观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归纳总结 劳动者: 激发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有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按劳分配的意义: 社会: 按劳分配占主体 60% ①公有制占主体 ②就业劳动者最多 公有制 地位 5、按劳分配的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三)、其他分配方式(非按劳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基本原则 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它是唯一的分配方式吗? 情境探究 某国有企业车间的成员们有了工资外的收入了。 我买了一支股票,每股升了两元。 最近我家开了个小商店收入比我工资还高 我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 报酬很丰厚 初级技工 初级技工 高级技工 小李 老王 小张 思考:他们工资外的收入属哪种收入分配 方式?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个人收入=劳动成果—成本—税款 前提:在个体经济中 归纳总结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 收益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及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劳动 技术 信息 土地 生产要素 资本 管理 为进行产品的生产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所有者通过土地所得收入 私营或外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居民存款储蓄所得利息或购买债券或股票所得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所获的工资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或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或新信息所得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 3、铃木购买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 ) 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 ) 个体劳动所得 资本 土地 信息 劳动 管理 资本 资本 按劳分配 试试身手 2、按劳分配为主体 基本内容和要求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结 必然性 意义 对“主体”的理解 为什么 —是什么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