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技术隔离的运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為的基本認知 自發性 (Autonomous) 持久性 (Persistent) 變動性 (Variable) 可改變性 (Changeable) 一致性 (Consistent) ﹡運用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態度 清楚而明確 溫柔而堅定 尊重孩子 客觀精確 賞罰分明 ﹡你曾經使用過的行為改變技術有哪 些? ﹡探究行為因果--ABC分析法 前提事件─→行為─→後果(滿足、愉快、難過、痛苦等) A B C ↑ ∣ ∣ ∣ └───機體變項←────┘ O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Respondent conditioning orientation) 操作性制約取向論 (Operant conditioning orientation) 認知行為改變論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社會學習論 (social learning) 行為改變技術的意義 (一)「行為」--可觀察、可測量、可量化 (外顯、內隱) (二)「改變」-- 1.良好行為的增進 2.偏差行為的改善 1)行為過多—多話,吃太多,睡太多等。 2)行為不足—沈默寡言,沒禮貌等。 3)行為不當—不符合時間、地點、場合、情 境、身份等。 (三)「技術」--可行的方法,強調實際操作。 隔離 隔離是指當孩子作出不適當的行為時,從社會性的增強或已獲得的正增強物隔離開來,以減少該行為的一種方法。 社會性隔離的兩種方式 1.趕出去 2.不趕出去,但不得參與活動 注意事項 1.隔離必須避免流於滑稽與取笑。 2.隔離是一種輕微的處罰,也是體罰的代 替品。 3.不宜在同一時間對二個或二個以上的行 為實施隔離。 基本步驟 1.選擇隔離的對象 (1)隔離適用於下列的問題行為: 1攻擊性行為--動作、言語 2發洩壞脾氣--打門、踢桌椅、大吼大 叫、摔東西 3危險動作--玩火、玩電源插座、在街 上追逐 4口頭警告無效--吵鬧別人 (2)隔離不適用於下列問題行為: 1對缺課行為的學生,予以停學處分是不 當的。 2有自我刺激行為的孩子(如自閉症)。 3情緒困擾問題--心情不好、鬧彆扭、悶 悶不樂、苦惱、自卑 4安全感問題--害怕、恐懼、焦慮、膽怯 5該做而未做的行為--忘記做家事、不做 功課、不寫書法、不練鋼琴 (3)應該事先與孩子約定哪些行為要受到隔 離處分。 (4)父母師長本身憤怒時不宜執行。 2.明確指出要改變的行為 * 行為改變技術隔離的運用 南台科技大學 幼保系楊淑娥 前言 ﹡教養孩子的目的是什麼? *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