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后稿)培训课件.pptVIP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后稿)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igure 3.Kaplan-Meier estimate (P) of EFS at 3 years according to stage. 3年EFS%:Ⅰ98%;Ⅱ 98%;Ⅲ 87%;Ⅳ 81%;B-AL 77% Figure 4. Kaplan-Meier estimate (P) of a one-year failure-free survival of patients randomized to receive MTX as intravenous infusion either over 4hours or over 24 hours. A:group R2 A:all group A:group R3+R4 各类型特点及治疗 伯基特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 占儿童NHL10%。 成熟T细胞表型;CD3+,属于外周T细胞类型;90%儿童ALCL CD30阳性伴t(2;5)(p23;q35)染色体重排致ALK基因表达; ALK阳性预后优于其他类型。其常累及淋巴结及结外部位,包括皮肤软组织、肌肉、关节、肺、胃肠道等。较少侵犯中枢及骨髓; 可伴有噬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症状。 间变大细胞型NHL推荐治疗方案-BFM-95 Seidemann K, Tiemann M, Schrappe M, et al.: Short-pulse B-non-Hodgkin lymphoma-type chemotherapy is efficacious treatment for pediatr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 report of the Berlin-Frankfurt-Münster Group Trial NHL-BFM 90. Blood 97 (12): 3699-706, 2001.? Figure 5.EFS estimate. Kaplan-Meier estimate of EFS at 5 years for the wholegroup of patients with ALCL (n = 89) 5年EFS:76% Figure 6.EFS estimates by therapy branch. Kaplan Meier estimates of EFS at 5 years according to therapy branches. 5年EFS%:K1 100%;K2 73%;K3 79%; 各类型特点及治疗 伯基特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 占儿童NHL30%;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同一肿瘤的两个不同的临床表现。它们具有相同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可根据骨髓受累程度来区分,如幼稚淋巴细胞数≥25%,应诊断为ALL,而≤25%,诊断为LBL骨髓受累。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80%为T细胞起源 20%为B细胞起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0%为B细胞起源 20%为T细胞起源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 T细胞性淋巴瘤,好发男性青少年,进展快,死亡率高,起源于胸腺,以纵隔肿块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前纵隔肿块、可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常有骨髓及CNS受累。 B-NHL好发儿童,常侵犯淋巴结、皮肤、皮下结节、骨、骨髓以及CNS。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病理特点 (1)形态学: 瘤细胞小到中等大小,常见核分裂,部分可见“星空” 现象; (2)免疫表型: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阳性; T 淋巴母:CD7+、 CD3+、 TdT+; B 淋巴母:CD79a+、CD19+、Td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治疗 目前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最成功的治疗方案仍然是BFM-90/95,5年EFS>82%; 危险度分级: 低危:Ⅰ期、Ⅱ期; 中危:Ⅲ期、Ⅳ期; 高危:诱导化疗结束第33天全面评估: 残留肿瘤>30%(肿瘤缩小<70%) 骨髓肿瘤细胞>5% 脑脊液肿瘤细胞学阳性 肿瘤进展 (区别中高危仅靠诱导第33天疗效评估) Reiter A, Schrappe M, Ludwig WD, et al.: Intensive ALL-type therapy without local radiotherapy pr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