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6-2017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VIP

【优化指导】2016-2017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前预习案 首 页 课堂探究案 课堂探究案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 二 三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2)措施:朱元璋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一 二 三 2.内阁制度的形成 (1)创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 助理机构。 (2)演变: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3)地位: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4)评价: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受到宦官参政的制约。 一 二 三 问题思考 内阁首辅有时也被人称为“宰相”,你认为这种称呼是否具备实际意义?为什么?? 提示:不具备实际意义。原因:内阁首辅与宰相相比,其地位、职责、权力来源都有着明显差异。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其权力无法制约皇权。 一 二 三 二、军机处 1.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职能演变: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3)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4)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5)影响:有利于皇帝集中军政大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密折制的推行 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一 二 三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目的 稳定国家疆域和清朝统治,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主要措施 (1)在中央设立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管理蒙古、西藏和新疆事务。 (2)加强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实行“改土归流”。 4.重要影响 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一 二 三 自主思考 宣政院和理藩院有何不同?? 提示:宣政院是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理藩院是清朝中央所设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史料导入 分封制、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史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史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史料导入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 史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互相抗衡,引申为不相上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邱濬《大学衍义补》 史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檐曝杂记》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史料导入 互动探究? (1)史料一中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 (2)史料二反映出军机处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1)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理由:“自秦始冒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2)实质: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给中央部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是皇帝行使权力的机要部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史料导入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1)积极影响: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点 当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599977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