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煤矿工作艰苦 煤矿井下作业条件既艰苦又危险。矿工在井下工作要同顶板、瓦斯、水、火、冷热、潮湿、岩尘等打交道,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都是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因此,矿工的劳动强度大,职业病多,伤亡率高,工作期限短。 据测算,煤矿井下工人的最佳劳动年限平均只有12年左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的工人。 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艰苦劳动,有的矿工锻炼和形成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心理,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险、朴实淳厚和富于自我牺牲。 但是,也有的矿工在困难和险情面前退却了、吓跑了,也有的矿工牺牲了,造成矿工队伍人员流动大,心理长期不稳定。以前我们主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支撑着矿工队伍建设,这是一个好的传统。今后,应做到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科学化,把它同矿工心理分析结合起来,为矿工队伍建没作出更大的贡献。 3.矿工结构复杂 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煤矿的招工和用工形式都更为复杂。从招工来源看,矿工大部分来自农村,其余来自城市,还有一部分来自部队复员转业军人。来自农村的矿工,身体素质较好,但是文化程度比较低,心灵上不适应矿山工作,制度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比较薄弱,反应比较迟钝,因而这部分矿工的伤亡率比较高。来自城市的矿工多数出于非自愿,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因而他们表现出不安心工作、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分散,也是安全工作的隐患。从用工形式看,煤矿有全民工、合同工、协议工、季节工等等。不同形式的矿工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职业情绪,给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都带来了一定困难。从年龄结构看,煤矿现在基本上以青工为主。有的矿达到70一80%。青年人正处在成长时期,活泼好动,心理不成熟,缺乏工作经验,最容易出安全事故。 4.矿工文化素质低 煤矿职工的文化程度与其他工业部门比,也是最低的。大学毕业生,只占煤炭职工总数的5%左右,小学文化程度占将近50%,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占30%左右,文盲占相当比例。矿工的文化程度低,对煤矿推行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带来了困难。就心理反应来说,文化程度低使认识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接受新事物慢,视野和心胸不开阔、思想保守、反应迟钝,都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 总之,上述因素确实给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和实现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难度。但是,这些因素又不是煤矿和煤矿工人所固有的,而是可以改变,可以利用的。煤矿工人在这些不利因素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殊心理,更是可以引导、变更和调节的。 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对此,我们需要着重分析矿工心理与煤矿安全的内在联系性。 矿工们,无论是在井下操作,还是在地面参加学习或文娱体育活动,只要是在清醒的状态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 比如在井下劳动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矿工必须用眼观察周围环境,耳听有无异常音响,甚至用手摸,用鼻子闻。这些行为和动作都是感觉和知觉。在矿井发生事故,为了吸取教训,需要矿工们讲一讲当时的情景,这就是心理的记忆。 当井下发生事故后,安全检查人员迅速奔赴现场查勘,找出事故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分清责任,就要开动脑筋,深入分析发生事故的各因素,就必须用大脑思维。当工人们上班来到井口开班前会,工人接受生产任务后就会想,今天的任务怎么完成,如何做到安全,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系列事物形象,这就是想象。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这些都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活动。矿工们在井下劳动,时时刻刻都伴随着这些心理现象。 工人们在井下劳动8个小时,要接触很多事物和参与许多活动。比如对上级的要求,同志之间的协作,生产条件的好坏,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等,这就有一个态度问题,即对上级指示满意不满意,同志之间的合作关系协调不协调, 安全设施检查不检查,这些都要受心理的支配。 心理学和煤矿安全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可以说两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人们知道,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人又是有心理活动的,因此,心理学指导着矿工的安全生产,而煤矿安全生产又影响着矿工的心理。也就是说,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掌握了心理学,才能真正了解人、理解人,把安全生产纳入到科学的轨道,真正使我们的矿工队伍既有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又有时代所需要的科学头脑。 下面,我们根据心理学所揭示的原理来分析在煤矿安全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看个性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无数事实证明,井下酿成的责任事故绝大多数都由于矿工的个性所造成。有些矿工对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完全凭个人兴趣,合自己意的就执行,不合自己意或操作难度大的就不执行,这是造成责任事故的最大隐患。 人的个性包括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不同的人具有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内装饰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docx VIP
- 我心理成长之路.doc VIP
-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高一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高考语文复习:句式变换专项训练题.docx VIP
- 精神分裂症标准化病历.pdf VIP
- 船舶电站操作 技能点一 船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排除 船舶电站(自动空气断路器).docx VIP
- 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4篇.docx VIP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二版)课件 第6章 纪检监察系统.pptx VIP
- CEM60(CEM60-EC)高精度赤道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人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1 Happy Holiday SectionB (单词+短语+句子+知识点+写作).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