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UFE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号: 2015100580 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 姓名: 杨策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 2013 年 11 月 9 日至 12 日在北京召开)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 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将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 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 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 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 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 治理能力,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 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 发挥作用。 所以,加快推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人民必须为止共同奋斗的事业。 关键词: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现代化 一、 概 述 就我国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为目标取向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因此,其标准必须既体现现代社会对国家治 理的一般要求,又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要求相适应,其构成要素必须充分反映我国社会 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重要组成,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基本实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达 到。 二、 治 理一词的历史由来 西方治理理论中的 “治理”。一些学者认为,有关作为治理理论中的 “治理”的探索,始 于 1983 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西方治理理论中的 “治理”,该报告提出并讨论了如何应对 行政管理变化与公共部门的责任 ; 而 “治理” 一词的使用,则最早见于 1989 年世界银行的世 界发展报告,当时使用的是 “治理危机” (governance crisis) 。此后,治理被广泛运用于政府管理 研究领域,并且演化出了不同的定义。 但是治理并不是西方国家所独有的,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也蕴含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的 思想。 《荀子·君道》 : “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 而私事息矣。 ” 《汉书·赵广汉传》 : “壹切治理,威名远闻。 ”《孔子家语·贤君》 : “吾欲使 官府治理,为之奈何 ?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风异》 : “帝王克勤天戒,凡有垂象, 皆关治理。虽然这里的治理指的是封建社会的帝王治理国家,但是这种思想,也可以提炼出对当 今中国社会有益的积极因素。 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确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根本不同,所以已经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