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吸收红移和展宽现象.doc

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吸收红移和展宽现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4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12月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ol.27 No.4Dec.1999 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吸收红移和展宽现象 李贵安, 苗润才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technique),从银胶中获得纳米银粒子,将金属纳米银粒子掺入明胶基质中,从而制备出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电镜(TEM)测量结果表明,所掺入的银粒子确属纳米量级.与纳米银粒子溶胶相比,复合膜中银颗粒尺寸分布变宽,颗粒平均尺寸增大.实验测试了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光吸收性质,发现其存在吸收谱展宽和吸收峰红移现象,并用量子阱理论给予解释. 关键词:纳米银粒子;复合膜;吸收光谱;吸收红移;展宽 中图分类号:O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57(1999)03-0047-04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克服单一材料性能的局限性,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复合材料[1].由于纳米银粒子制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应 [2][3~4]用前景,使得有关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材料的研究异常活跃.笔者以银胶作为纳米银粒子,制作出固态膜材料.在溶胶中,银粒子浓度较小,若直接提高银粒子浓度,往往会发生银粒子长大而聚沉现象,从而使银粒子粒径超出纳米量级.笔者把银胶均匀加入到明胶胶液中,使明胶包覆银粒子,再高温浓缩,从而提高银粒子的浓度.由于明胶粘滞性较大,被包覆的银粒子被相对“隔离”,阻碍了银粒子的结合,因此,银粒子不会超出纳米量级.用高度浓缩的混合胶液制成膜材料,测量其光吸收性质,发现其存在吸收谱线展宽和吸收峰红移现象,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 1 纳米银复合膜的制备 1.1 实验器具及原料 电炉、烧杯、玻璃棒、量杯、玻璃片、透明胶带纸、超薄刀片、培养皿等;原料为银胶(1∶4配比)、明胶、高纯去离子水等.银胶的制备见文献[5]. 1.2 复合膜制作工艺 制作过程可分为4个步骤:(1)配银胶.方法同文献[5];(2)熬明胶.取3g明胶放于烧杯内,加入90mL去离子水,将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同时不断搅拌.随温度逐渐升高,明胶逐渐熔化,形成均匀粘液.待烧杯内胶液体积为90mL时进行下一步工作;(3)把银胶掺入明胶中浓缩.量取160mL银胶溶液,沿玻璃棒将银胶慢慢注入沸腾的胶液中,同时快速搅拌,使二者 收稿日期:1999-04-14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SL0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7卷  48 充分混合,之后继续加热,使混合胶液溶剂蒸发而浓缩,待烧杯内混合液剩余约25mL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4)做膜.从浓缩液到成形的复合膜材料,需经涂膜、剥膜、转移膜3个过程.涂膜:制备薄膜需要一定的衬底材料或基片(如导电玻璃、石英玻璃等),本实验以玻璃基片为衬底材料.在覆膜之前对该基片进行预处理,如用超声波、去离子水清洗等.沿玻璃片四周将透明胶带纸层叠贴于玻璃片上,共贴4层.用滴管吸取适量的浓缩液,逐滴均匀地滴于基片中央,用刀片沿玻璃片长边方向迅速水平刮过,使粘液均匀涂于玻璃片上.要获得较厚的膜,可待膜冷却后重复涂膜.剥膜:涂膜后,待膜完全干燥再去掉膜.由于膜与基片附着较紧密而难以取下,故在涂膜后自然冷却50~60min去掉膜较为合适.方法是去掉胶带纸,用超薄刀片由玻璃片上无膜区出发,紧贴玻璃片表面楔入薄膜的界面,薄膜即被剥下.转移膜:由于剥下的湿膜强度和韧度较小,易损坏,故需将剥下的湿膜直接转移到预先准备的另一干净玻璃片上,使湿膜均匀放置,与玻璃片充分接触,放于培养皿中自然干燥,防止污染.约24h后即可去掉膜,此时只需用刀片沿玻璃片上沿轻轻铲膜,膜便与玻璃片完全分离.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薄膜最大尺寸可达2cm×2cm,厚度约0.5mm.复合膜应保存在培养皿中,置于干燥干净的环境中,防止霉变、污染. 2 明胶复合膜的测量 2.1 实验仪器 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H—2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UV-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2 实验结果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已配备的银胶(硝酸银与硼氢化钠配比为1∶4)进行测试,发现其银粒子颗粒尺寸分布较窄(10~18nm),颗粒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15nm,如图1.用同样的方法对复合膜进行电镜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明胶粒子和银粒子均可清晰分辨,明胶粒子近似为圆球状,且紧密排列成较暗的背景.图中镶嵌于较暗背景中的小黑点为银粒子,粒径分布较宽(12~28nm),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22nm.对上述银胶及复合

文档评论(0)

9988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