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音乐教案草原放牧人教新课标.docVIP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草原放牧人教新课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原放牧》 课题:音乐与人生 课时:一课时 课型:音乐鉴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多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形式要素。 通过鉴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鉴赏,分析、探究音乐形式要素的艺术作用。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草原放牧》,感悟其意境。 了解什么是协奏曲 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片段 问:看到这个片段,你看到了什么?内蒙古的大草原上都有哪些美景,和怎样生活着的人民。(同学自由发言) 二、鉴赏《草原放牧》(全曲观看视频欣赏一遍) 介绍创作背景: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大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 请同学试着简短的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补充: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没想到中午的时候,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向草原袭来,羊群惊恐四散。她们牢牢记得阿爸平时说的话:“羊是集体的财产,是集体的命根子,一只也不能丢!”就这样,她俩一前一后,不停地奔跑、拦挡。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接近-40℃的严寒下,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小姐妹在暴风雪后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她们为保卫集体财产而不怕牺牲的 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 介绍创作作者和演奏者。 1、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刘德海演奏。 翻开书第5页了解作者信息。 2、什么是协奏曲: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草原放牧》尝试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三)全曲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草原放牧(今天我们将鉴赏的部分) 与暴风雪搏斗 在寒夜中前进 党的关怀记心间 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欣赏曲目(先整曲听一遍,问问同学们的感受) (一)引子:首先用圆号奏出”小姐妹”的主导动机,随后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弱渐强、生机盎然、富于动力感的经过句。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 (二)第一主题:欢快主题(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音乐要素特点,并大胆想象脑海中的画面) 提问: 这段主题的速度、节奏、旋律各有什么特点?(速度较快、节奏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旋律灵活跳跃),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三)第二主题:抒情主题 提问:对比第一主题,音乐在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不同;描写的场景是否一样?这一主题有描写的怎样的画面。 答:速度缓慢、节奏宽广、旋律抒情具有内蒙古长调色彩,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描绘了一幅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歌的画面。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探究与拓展 (一)音乐的作用(请同学回答,音乐在大家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比如表达个人情绪)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音乐可以调节紧张情绪 通过音乐来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通过音乐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特点 通过音乐来了解整个世界 (二)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先试着请同学解释) 解释: “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请同学举几个与音乐有关的典故。(比如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诸葛亮的空城计)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他34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17年,来到齐国,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盛况,不禁心醉神迷,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之后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他还说:“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