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2 语 文 唐宋散文选读 广东教育出版社 全国优秀出版社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第二单元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著有《欧阳文忠集》。 写作背景 熙宁三年(1070),64岁的欧阳修由知青州改知蔡州,这时,那个充满朝气、奋力拼搏的欧阳修早已不存在了,几度贬官,历尽坎坷,他的意志已十分消沉,于是自号“六一居士”,并写了《六一居士传》来表达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和无可奈何的苦闷,可以说,《六一居士传》正是作者晚年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 字 音 滁(chú)山 颍(yǐng)水 诮(qiào) 珪(guī) 恻(cè)然 骸(hái)骨 疆(qiáng) 通假字 聊以志吾之乐尔(通“耳”,罢了)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通“迄”,到)无称焉 乃以难疆(通“强”,强壮,支撑)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累于此者既佚(通“逸”,安逸)矣 一词多义 幸: ①幸无患(幸好) ②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希望) ③高雅得幸于胡亥(宠爱) ④始皇帝幸梁山宫(指皇帝到某地去) ⑤恐同类之内,皆生幸心(侥幸) 患: ①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动词,担忧)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名词,灾祸) ③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名词,顾虑) 固: ①吾固知名之不可逃(副词, 本来)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形 容词,坚固) ③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名词, 险固的地势)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动词,巩固)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形容 词,顽固) 疾: ①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副 词,快速地) ②疾雷破柱而不惊(形容词, 迅猛的)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形 容词,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 为之辞(通“嫉”,痛恨) ⑤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名词, 疾病) ⑥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动词, 表现出痛苦的样子) 词类活用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使动,使……劳累)其形 尚何暇(形作动,从……中获得悠闲)于五物哉 一日(名作状,一旦)天子恻然哀(形作动,同情)之 聊以志吾之乐尔 古义:表达。 今义:志向;志气;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古义:五个一。 今义:五一劳动节的简称。 古今异义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古义:演奏。 今义:回声;响亮。 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虽然如此。 赐其骸骨 古义:告老退休。 今义:人的骨头(多指尸骨)。 居士曰:不然 古义:不是这样。 今义:用在对话开头,表 示否定对方的话。 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于是与客俱起(“与”前省略“余”) ②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后省略介词“于” ) 判断句 ①而名不得逃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②此吾之所以志也(“也”表判断) ③是为五一尔(动词“为”表判断) ④不然(否定词“不”表判断) 倒装句 ①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 ②复何道哉(宾语前置) ③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 ④方其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 ⑤阅大战于涿鹿之原(状语后置) ⑥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状语后置) ⑦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 整体感知 第一段,作者简要交代了谪滁时自号醉翁,现在 来知蔡州,又更号六一居士。这反映了他的官场经历 和心路历程。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由主客对话组成。 第三段,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总结 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即“三宜”。 这篇文章反映了欧阳修晚年的厌倦官场生活,想 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 其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文章也表达了作者 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观点。 研讨分析 1.作者说明“六一”自号时运用了什么形式?有何作用?“六一”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客人的问语正是读者想知道的,吸引读者读下去。居士的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3节-全面依法治国.ppt
- 2018电外科的安全使用.ppt
- 2018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ppt
- 2018马原-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
- 2019-02-i志愿系统操作(个人用户与志愿组织)培训-诺奇.ppt
-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5.5.1.1第1课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课件(68张).ppt
- 2019-定价的三种基本方法-文档资料.ppt
- 2019-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解读.ppt
- 20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9)-文档资料.ppt
- 20190301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