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贯中 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 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 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 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 滚滚长江东逝水 ???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 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花岗石雕罗贯中竖像 罗贯中(约1330~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 其作品包罗万象,曾写过十七史演义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逐平妖传》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据一些片断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 背景导入: 统一了北方的曹操在208年秋,率50万大军(号称百万)挥师南下,意欲荡平刘备、孙权等军阀集团,统一天下。刘备兵微将寡,且寄寓荆州刘表处,虽然依仗诸葛亮用计在一些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却终究无力阴止曹军南进,正节节后退,面临灭顶之灾。 而孙权虽说占据着江东六郡,有一些实力,但也难与曹操抗衡,东吴内部和战分歧极大,出现了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与张昭为代表的主和派,孙权本人既不愿降,又怕曹军人多势众,难以抵敌,正犹豫观望。 为抵御曹军,保全东吴,鲁肃向孙权提出联刘抗曹主张,孙权遂派他去刘备处探听情况,早在隆中即洞察天下形势,建议刘备“外结好孙权”的诸葛亮早就有联孙抗曹之意,所以与鲁肃不谋而合。在征得刘备同意后,随鲁肃到柴桑劝说孙权。见孙权前,未携一枪一炮,不带一兵一卒的诸葛亮只身进入到一个特殊战场——东吴的一班儒士文臣组成的主和派圈内,与他们进行了一场虽没有兵戎相见,却依然火药味十足的舌战。 1、辩论的核心 2、如何判断辩论双方的成败? 辩题 能守住自己的论点 攻击对方的论点、论据 1、自由读书 ,记下不懂的问题(文句上)。 2、疑难解答 3、按要求提取信息: 舌战东吴哪些“儒”? 舌战结果如何?找出显示这一个结果的句子。 张 昭 ( ) 虞 翻 ( ) 步 骘 ( ) 薛 综 ( ) 陆 绩 ( ) 严 畯 ( ) 程德枢 ( ) 诸葛亮 舌战 群儒 无一言回答 不能对 默然无语 不能对答 语塞 不能对 不能对 对答如流 尽皆失色 诸葛亮究竟怎样战败东吴群儒的呢? 第一场 辩论品析 问题: 张昭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诸葛亮是如何守,如何攻的? 张昭 问言( ) 问行( ) 有无自比管、乐? 诱问法 让对方言行出矛盾 得出结论: 自比管、乐 言行相违 证据: 1、上不能……下不能…… 2、 弃……走……败……奔……无…… 再扣结论: 刘备得你后反不如未得你时。 所以……言行相违。 刘豫州,为何丢了荆襄 诸葛亮 小可之比 承认 一是刘备仁义不忍取 (与诸葛亮无关) ——看出意图 二是刘琮投降 (还是与诸葛亮无关) 转移对象法 守——直接反驳 1、自比大鹏,将对方比作群鸟 ——气势上镇住对方。 2、喻证:以患重病该如何调理治疗证明辅助刘备不能硬拼的道理。 3、再针对张昭的三个证据举事例论证: ①针对“弃新野,走樊城”指出有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举博望烧屯、白河用水的战例指出管、乐用兵不过如此,回驳不如管、乐的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