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材料中的古语大都出自教材,考查的知识也是重点内容。但有的考生却对此感到陌生,再加之文学功底差,不理解其原意,从而误选。这也告诉我们要夯实基本功,即掌握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材料,并且要综合各科素养,全方位提高素质。 例4: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一、知识结构 例5: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国际经济增速放缓。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发表了宣言,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宣言说,在金融市场已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监管当局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市场竞争与创新,加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及监管机制,确保所有金融市场、产品和参与者都受到相应监管或监督。 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二十国集团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12分) * 第七课复习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预览: 考点1:唯物辩证法总论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考点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考点4:系统优化的方法 重点把握: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2、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4、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 考点1:唯物辩证法总论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具体分歧: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 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1:唯物辩证法总论 只见其一、不见其二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见眼前、 不见过去和将来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连连看: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表现在:(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联系是客观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 4、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提示: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 一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蝶云星空 V7.7_产品培训_供应链_组织间结算.pptx VIP
- 基于CFD的某特种电动汽车空气动力学分析与改进设计.docx VIP
- 金蝶云星空+V7.5.1产品培训_财务_存货核算.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标准版V8.1_产品学习_存货核算.pptx VIP
- 2025年材料进场验收、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pdf VIP
- 金蝶云星空标准版V8.1_产品学习_出纳管理.pptx VIP
- 《我喜欢红色》朗诵词(转载).pdf VIP
- 金蝶云星空V8.1产品培训_制造_质量管理.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 V8.1产品培训_财务_应付款管理.pptx VIP
-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