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體識讀與生命教育 媒體識讀的概念 從媒體的亂象與問題談起 例子: 商業體制下,競逐收視率 二00四年平宗正記者採訪溺斃事件 選舉開票灌水 廣告誇大不實及新聞化、節目化 政黨及政治勢力介入 立場鮮明,淪為政黨宣傳工具 民調數字造假 媒體識讀的概念 媒體問題的例子:二00四年記者平宗正溺斃事件 台視記者平宗正10月25日因採訪納坦颱風員山子分洪道開挖新聞而不幸罹難,災難新聞的採訪與媒體社會責任問題近來受到關注。台灣記協與媒改社共同發表「平宗正條款,提出媒體經營者應強化記者人身意外險保障、媒體單位應落實「人身安全重於報導與設備」之原則、媒體事業單位應負責採訪器材之維護與購置、定期舉辦採訪安全職業訓練等四大原則。記協會長呂東熹與媒改社代表管中祥表示,將邀請各媒體主管簽署該聲明,並在適時公布連署情形。八大電視新聞部採訪主任程禹仁表示,在許多新聞現場設有警戒線,但並沒有具有公權力的單位來維護警戒線的權威。天下雜誌資深記者林照真則指出,記者應在封鎖線以外競爭,不應越界。她希望媒體在處理災難新聞時要擔負社會責任,不要反而成為社會的災難。 媒體識讀的概念 從媒體的亂象與問題談起 媒體識讀: 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 識讀 運用文字的讀寫能力,乃至於其他內容型式? 定義:媒介內容的解讀、分析、批判,及產製的能力 讀 可以識為「解碼」、「分析」的能力 寫 可以識為「製碼」、「產製」的能力 媒體識讀、媒體素養與媒體公民教育之分: 媒體識讀:最貼近基本意涵也最易了解 媒體素養:隱含道德論調 媒體公民教育:予人保守的政治和生活學習之感 媒體識讀學生實作例子 媒體內容的批判 例一:年齡 (參見影片) 例二:性別 學生媒體產製實作 例一:新聞報導(參見影片) 例二:紀錄片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課程將生命教育定義為「經由觀察與分享對生老病死之感受的過程中,體會生命的意義及存在的價值,進而培養尊重和珍惜自己與他人的生命情懷」。 媒體的角色:自一九六0年代起,電視已成為父母、學校、同儕外最重要的社會化學習機構。 人生發展八階段論─生老病死 媒體與各年齡層者的再現 媒體識讀與生命教育─自殺報導 媒體報導與自殺潮 台灣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氾濫,根據自殺防治中心統計,截至四月十七日止,平面媒體的燒炭自殺新聞便有一百一十四則,死亡人數為七十四人,其中,有三則為當日頭版,並刊登出遺書或照片。 例一:倪敏然自殺新聞 例二:張國榮、徐子婷自殺新聞 媒體識讀與生命教育 靈異節目與兒童的模仿 繼二個月份女童自縊事件之後,三月初台南一名十歲女童,也由於模仿電視靈異節目的上吊遊戲而以類似方式結束生命。這一次女童並沒有厭世的念頭,卻只因為對生命、死亡和自殺行為的錯誤認知而釀成悲劇。 。 例一:女童玩上吊遊戲弄假成真 例二:看節目嚇到兒童求診 例三:看漫畫中死而復生,誤認為社會真實 社會大眾對自殺新聞看法意見調查 1、調查樣本:以台灣地區「93年中華電信出版電話號 碼簿」為抽樣母體,電話號碼末二尾隨機撥號抽樣。 2、調查時間:於94年11月6日到11月8日。 3、調查對象:台灣地區24縣市,1201位從11歲至65歲的 受訪者。其中學生身份為241位,非學生身份/家中有 在學學生者為573位,非學生身份/家中無在學學生者 為388位(加權樣本)。 4、抽樣誤差:在95﹪的信賴水準下,最大可能抽樣誤差 為正負2.37﹪。 社會大眾對自殺新聞看法意見調查 社會大眾對自殺新聞看法意見調查 媒體與自殺、死亡再現 媒體與自殺、死亡再現 自殺新聞被報導之新聞價值所在 自殺新聞不適切的處理方式 媒體自殺新聞的不適切報導 一、煽動的照片、圖示的細節、重覆的描述 例:New York Post 報導模特兒的自殺案July, 23, 2001 New York Post MODEL’S BIZARRE SUICIDE ? ? By LARRY CELONA BRAD HUNTER and WILLIAM NEUMAN ? ? ? ? A 21-year-old, plus-size cover girl apparently committed suicide inside her Manhattan apartment by stabbing herself several times in the neck, police said yesterday. 模特兒的自殺案 圖文:大篇幅呈現自殺模特兒的照片,且煽情地描述模特兒自殺時的環境,室友如何發現她的過程,以及她「顯然地」用刀子多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