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Word文档]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演讲稿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怎么写?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苏联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全盛时期,形成了有十几个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与阵营关系亲密的一大批表示信奉社会主义的国家。90年代后,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运转入低潮。这一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的历史过程和原因由此一直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是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战争与冲突的角度来研究和总结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对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可为有效地处理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的对外关系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字: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社会主义冲突国家战争
正文:
1.战争与冲突的涉及面
1945—1991年间,社会主义国家共发生对外战争、冲突和军事行动16场,直接参战或卷入冲突的共11个国家,为: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民主德国、中国、朝鲜、越南、柬埔寨、古巴,占社会主义国家16国总数的约70%;其中两个最大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直接卷入的战争和冲突分别是4场和6场。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另外5个未直接卷入战争和冲突的国家并非完全超脱于外,它们的国内局势与外交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战争与冲突的影响:
南斯拉夫: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后期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两度恶化,苏联向南斯拉夫施加军事压力,“整师整师的苏联坦克开始出现于南斯拉夫边境。
罗马尼亚: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苏军又在苏联、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同罗马尼亚接壤的边境上集结军队,使罗马尼亚十分紧张,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发表声明谴责苏联出兵,并向罗马尼亚军队发出了总动员令。
阿尔巴尼亚:中苏交恶后,阿尔巴尼亚因为支持中国,受到了苏联的军事压力,采取了全民皆兵的国家战备体制,这是一段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历史过程;
蒙古:中苏关系恶化后,“1967年3月,蒙古与苏联秘密签订在蒙古境内部署苏联军队的协定,由双方的国防部长签字。苏联驻蒙部队和武器装备,分布在乌兰巴托四个区、全国十八个省中的十五个省、六十四个县,使用土地4139平方公里,共建有机场7个,兵营55座”;而蒙军则“重建作战诸兵种,配合入蒙苏军来对付中国。
老挝:越南入侵柬埔寨后,老挝受到越南严密控制,“越南在老挝驻有五、六万军队,近万名专家、顾问和秘密警察,操纵着老挝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宣传以及对外事务等各个方面。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16国均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漩涡。
2.战争与冲突发生的频度
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1场;发生于50年代:2场;发生于60年代:5场;发生于70年代:6场;发生于80年代:2场。
3.战争与冲突的强度
大规模的局部战争2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就其持续时间、投入兵力、作战方式、对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在当代历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4场:越南抗法战争、阿富汗战争、柬埔寨战争、中越边境战争。这些战争成为世界持续多年的热点问题,在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中亦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余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共10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战争与冲突强度的划分标准遵循国际上的通行惯例,主要是依据参战的人数和战争的激烈程度,但若在国际关系意义上考察,其重要性并不一定与强度成正比。例如1969年的中苏边境武装冲突,虽然双方直接投入的兵力各为数百人,充其量为营级或团级规模,仅仅是一场低烈度的武装冲突,但它的影响却极为强烈和深远。其一是对两国的国内局势产生强烈冲击,中国为此下达了战备动员令,举国进入临战状态;其二是深刻地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对此作出的评论是:“当今世界上最深刻不过的斗争也许是苏联和共产党中国之间的斗争。这就是使我们同北京和解具有紧迫感的因素。
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两极格局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很长时间内主导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轨迹,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关系的建构基础亦基本上循着这条轨迹,两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充分反映了当两大阵营发生碰撞时社会主义阵营同气相求的基本立场。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并不能因此而排除自身利益的诉求和安全的需要,即便是小国也不例外。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