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提出后的实践:汉武帝“独尊儒术” 四、结果:儒学成为正统 * 004 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 ? 孔子?? 024 立人定胜天学说的唯物思想家??? 荀况 022 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 ?孟子???????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 061 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 董仲舒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孔子 孟子、荀子 焚书坑儒 董仲舒 主要内容 一、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请结合材料分析汉初为什么提倡“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 (1)原因: 客观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2)目的: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3)表现: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减免赋役。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根据材料分析汉初“无为而治”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4)成效: 颁布推恩令 北击匈奴 独尊儒术等 分析汉武帝从“无为”向“有为”转变的原因, 并举例说明汉武帝是怎样实行“有为而治”的。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2)措施: 1、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著名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称“天人三策”,此后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修学著书,著有《春秋繁露》。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点 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 “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 ——缓和阶级矛盾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稳定统治秩序 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三纲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标准,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品德规范。 4、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1)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 (2)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对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 有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上: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①大量启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②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3)教育上: ①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②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③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三、儒学成为正统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结果: 评价 积极 消极 1、加强了中央集权,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