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民间叙事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民间叙事诗 一、民间叙事长诗 是指人民集体创作,在群众中传唱的,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具有较完整故事情节的口头长篇韵文作品。 二、民间叙事长诗的发展(P104-105) 三、民间叙事诗的内容 (一)反映爱情婚姻生活(以爱情婚姻悲剧为题材) 1、《阿诗玛》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口头流传的长篇叙事诗。 《阿诗玛》讲述的是阿诗玛与阿黑兄妹俩反对不合理婚姻的故事。全诗长达1500行,塑造的阿诗玛和阿黑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他俩成了撒尼人小伙子与姑娘的楷模,也成了撒尼人的性格、品德的典范。 首先,《阿诗玛》反映的彝族古代政治。 彝族很早就进人了等级社会,形成了兹(君)、莫(臣)、毕(师)“三位一体”的彝族封建领主制统治集团。 在传统的领主制度之下,领主对其下属的臣民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这种制度到明朝时已经逐渐崩溃,领主(土司)的权力受到了臣民的挑战和质疑。 其次,《阿诗玛》反映的彝族古代经济。 在《阿诗玛》中,彝族已经形成了农牧并重的彝族山区经济模式。 除开农牧业之外,采集和狩猎也是撒尼人重要的经济来源。 第三,《阿诗玛》反映的彝族古代婚姻与家庭。 明朝时期,彝族社会的婚姻制度已经是一夫一妻制 。 自由恋爱、平等结合成为全民的共同追求 。 第四,《阿诗玛》反映的古代彝族宗教信仰。 第五,《阿诗玛》反映的彝族文化生活。 比较生动地描述了明代的撒尼文化生活。比如,阿诗玛的起名仪式、说媒礼仪等 2、《尕豆妹与马五哥》 回族民间叙事诗《尕豆妹与马五哥》,题材源于清朝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年)发生在海外(今甘肃省临夏县)莫泥沟多木寺的一个真实故事。讲的是尕豆妹与马五哥两人真诚相爱,蔑视封建宗教制度,勇敢追求爱情自由。长诗以恋人双双被砍头来做为悲剧的结局,比传统殉情更加令人愤慨,催人泪下。人们对尕豆妹与马五哥寄于无限的同情,诗歌也得以广泛的传唱。 3、《娥并与桑洛》 《娥并与桑洛》是傣族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与《叶罕佐与冒弄央》,《相秀》一起被称为傣族三大悲剧叙事诗,在群众中影响很大。全诗共13章,1600多行。 长诗以爱情这一永久性的题材描述了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娥并与桑洛为自由爱情而与残酷的旧封建婚姻制度进行抗争的那一幕幕,特别是桑洛拔刀殉情,两人变成芦苇相缠绕,变星星相聚的场面,尤为使人难忘,堪称为傣族悲剧的代表作品。 二、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映民族斗争,阶级斗争) 《嘎达梅林》是一首在内蒙古民间广泛流传的叙事长诗,也是蒙古族近、现代叙事诗的代表作。它是依据1929年嘎达梅林在哲里木盟达尔汗旗(即现科尔沁左翼中旗)起义的真实历史故事创作出来的。诗中主要人物都保持了原来事件的真实姓名,只是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和处理。当时军阀张作霖勾结蒙古王爷掠夺人民的土地,哲里木盟达尔汗旗农牧民在嘎达梅林的领导下,奋起反抗。这是一次反掠夺的正义的斗争。 人物形象: 嘎达梅林:在他身上,既有反动统治者抱有幻想的思想特征,又有农民领袖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深明大义、无比坚强。 嘎达梅林的哥哥朱日喇嘛:胆小怕事、奴性十足的; 嘎达梅林的朋友哈拉:开明正直 * *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哪, 不落辽河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海力色雁啊, 不落辽河不飞起;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花鹿奔跑在林中才显得俊美, 牛羊有了水草放长得肥壮, 自从达尔汗旗设立了垦荒局, 全旗的牧民就四处逃亡。 ...... 大海的水要是干枯了, 欢悦的鱼群就会毙命; 全旗的土地要是卖光了, 王爷的王位也就断送。 前辈子要是无缘哪,孩子, 为什么给这无恩德的父母做儿女? 前辈子要是有缘啊,孩子, 为什么一家团聚得这样短促? ...... 天吉良啊,天吉良, 不是妈妈狠心毒肠, 都是那暴虐的达尔汗王, 害得咱们家破人亡。 天上的太阳不怕云啊, 山上的松树不怕风啊, 共患难的众弟们啊, 要活命只有跟王府拼! 弟兄啊,一个个倒下, 子弹啊,一颗颗打光, 嘎达誓不屈服投降, 连人带马投入了西拉木伦河激流。 ...... 西拉木伦河穿过了万里草原, 河水啊,昼夜不歇地翻腾, 咱们的嘎达梅林哟, 离开了全旗的父老弟兄。 *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