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1.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处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1995年理科第17题选择题,考查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有?”)。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此项内容作为跨学科的题目在2001年理科辨析题第33题考查过); 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的因素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和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经济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领导作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化,也是社会主义的。 非社会主义因素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小商品经济中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国家资本主义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等。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具有优越性,又占领导地位,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这就决定着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改造,社会主义因素将最后战胜非社会主义因素。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新中国诞生后的头三年,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1950年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集中打击了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1953年到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此项内容1999年理科辨析题第32题考查过)。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1)经济条件与物质基础 经济方面的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些先进生产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2)政治保证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立,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根本保证)。 (3)国际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苏联在战后的迅速恢复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等等,都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国际条件。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毛泽东指出,要获得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1953年12月,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宣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对其内容做出完整准确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