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佛教禅林 制度的影响。佛教出于僻世遁俗、潜心修行的宗旨,多选择环境僻静优美的山林建立寺庙,五代及宋初的书院也大多建于山林名胜之中。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书院的讲会 制度就是借鉴了佛教僧讲和俗讲 的讲经方式,书院教学的讲义和语录 等形式,也是来源于佛教禅林制度。 一、书院制度的起源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众都可以拥有的,才有可能使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一、书院制度的起源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庐山。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和其弟在此读书,曾养一白鹿自随。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院内的建筑,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亲临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于是书院的名声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岳麓书院 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面的山脚下,湖南大学校园内。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以“岳麓书院”的门额。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张轼到书院主持讲事,朱熹闻名也从福建赶来书院讲学,并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公元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1925年,工专、商专与法政专校合并,改称为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嵩阳书院 位于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座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石鼓书院 位于湖南衡阳,唐元和中,州人李宽在此读书。宋至道三年郡民李士真,向郡守请求,在原址创建书院。宋景佑二年,仁宗根据集贤校理的要求,赐书院匾额和学田。到南宋更加扩充,朱熹曾为之记。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应天府书院 位于商丘睢县。原为宋名儒戚同文旧居。宋真宗祥符二年,应天府民曹诚在此建学舍,聚徒讲学,讲习甚盛。 因人称戚同文为睢阳先圣,所以又称睢阳书院。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茅山书院 位于江苏江宁,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教授生徒并供给伙食,达十余年。天圣二年,王随知江宁府,奏请学田供书院赡用,书院名声日盛。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州县官学日益普及,逐步取代了书院的地位。 到了南宋,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书院又进入复兴的阶段 。 南宋书院在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书院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备。 在史料中反映出的两宋书院,总数大体约在200到400所之间。其中,北宋和南宋的书院数量比例大致为2:8左右。以个别省区为例。江苏省在宋代创办的书院总共有19所,其中北宋只有茅山书院一所,创办于南宋的书院则有18所。安徽省在宋代创办的书院总共约12所,其中北宋只有1所,南宋11所。另如:浙江四明地区在北宋没有一所书院,进入南宋以后,则先后创办了贸山、翁州、岱山、慈湖、甬东五所书院。 三、南宋书院的复兴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书院有私立、官办和私立公助等多种形式,主持人一般既负责书院的管理又负担书院的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