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分析培训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误差分析 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要使检测准确可靠,必须减小误差;要控制误差,必须了解误差的来源。常见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三方面:检测过程、检测人员、样品特性。 (一)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1)抽检过程的误差来源 ①抽检前要核对所抽检的包数,如果少于规定要求,则样品的代表性不够,给测试带来误差。 ②抽检时,要在包装袋干净的地方抽,而且取样袋、取样器也必须保证干净而不受污染,否则,会混入杂质和其它物料,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③抽检过程中,要观察物料的外观是否一致,还要注意是否有结团现象,如发现有异常,要单独抽检。 ④抽检后,物料要混合均匀,否则,会带来所取样品的随机误差。 ⑤ 抽检液体样品后,要注意把瓶子盖好,以防吸水而引来误差。 (2)称量过程的误差来源 ①称量前,要检查电子天平的水泡是否处于中心,检查周围是否存在风源、振动源等,以消除其影响。 ②称量过程中,要带好白手套,以防影响检测结果。 ③用称量纸称好的样品倒入玻璃瓶中,要轻轻地倒,以防物料飘落出去而影响测量结果。 ④要等到电子天平显示稳定后读数,否则会带来由读数而引起的误差。 ⑤把称量纸放在电子天平上去皮后,称量样品的质量,会存在零点漂移现象,引起测量误差。 (3)滴定过程的误差来源 ①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让溶液自行流下,锥形瓶也不能离开滴定管尖端。 ②摇动锥形瓶时,应用腕力,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能来回震荡,以免将溶液溅出,同时不准使瓶口接触滴定管尖端。 ③滴定时眼睛要注意观察液滴着落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而不要盯着滴定管读数。滴定速度要适当,刚开始滴定,滴定速度可稍快些,一般为3~4滴/s为宜,切不可成液柱流下,接近终点滴定速度要放慢,加一滴,摇几下,最后加半滴甚至四分之一滴溶液摇动几下,直至溶液出现明显颜色变化,准确到达终点为止。注意用纯水冲洗次数最多不超过三次,用水量不能太多,否则溶液太稀,导致终点时变色不敏锐。 ④碱滴酸,终点时要静置30s不褪色才能读数。 ⑤操作溶液不宜长时间放在滴定管中,滴定结束后,应将管中溶液弃去(不得将其倒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沾污整瓶溶液),并立即洗净倒置在滴定台上。 (4)检测结果的误差分析 检测完,要核对所检测的数据是否合理,必要时,要与以前的检测结果对比或常识性对比,从中发现异常。如激光粒度仪的筛孔尺寸与检测结果对比,如违反了常识性问题,则测出来的结果就有问题。 (二)误差分析的应用 下面以金属氧化物含量为例,分析该实验在每一步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和影响程度。 (1)准备工作阶段 如果一个批号有2袋(含2袋)以上需要按规定混合一起检测的样品,最好按1:1的比例进行混料并混合均匀,以避免由于物料不均匀而引起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散性大。 (2)称量阶段 称量前要带干净的白手套,不要直接用手拿坩埚,因为手上可能有水分,会粘附到坩埚上,从而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低。在拿已恒重的空坩埚之前,先检查是否有裂痕,如果底部有裂痕,就不能用,用的话会导致在灼烧过程中物料从底部漏出,使得测量结果偏低。称量过程中,不要制造外界震动源,尤其是关电子天平的门,要轻轻的关,不要发出声音。电子天平底部垫的一层橡皮,目的是起到防震,缓冲作用。读数时,要等到显示数字稳定以后再读,这样可以避免由读数而引起的误差。 (3)电炉上灼烧阶段 坩埚在电炉上开始灼烧时,电炉的电压不能调得太高。电压过高,有可能会使得某些物料喷出,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低,一般开始电压适宜调在150~175V为宜。 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坩埚的灼烧情况。随着坩埚的灼烧进度,里面的物料可能会疏松,沾在坩埚内壁的物料容易脱落。有时为了让物料灼烧快些,把坩埚平放在电炉上烧,但要注意的是坩埚口要比坩埚底部的那端要高些,避免夹取过程中有物料掉出,如有物料掉出,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坩埚在电炉上烧好的标志是不再冒烟,检验方法是:把坩埚盖盖上,等5分钟,如果不再冒烟,表明已经在电炉上烧好;若有很多有机物未烧完全,却放入到马弗炉中,在量多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马弗炉内氧气不足,而使得坩埚内的物料碳化,从而会导致结果偏高。 (4)马弗炉高温灼烧阶段 注意设定温度,如果设定温度低于实验所需温度时,会使得物料分解不完成,从而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5)取坩埚阶段 取出后的坩埚不能马上拿到干燥器内,要在外面冷却3分钟。太快的话,由于坩埚外表温度很高,用棉手套拿它时,会烧掉一部分棉手套,留下一层碳黑粘在坩埚外壁,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高;放置时间也不能太长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