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诗词的教法与课程设计下分析.pptxVIP

中小学诗词的教法与课程设计下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对对子、填诗条与打诗钟对仗,又称对子,文章中的对仗,古人亦称之为骈句、偶句、俪(丽)辞。传统中国的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对子的能力。这不仅是因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八股文、试帖诗一定要用对仗,也不仅因为作诗总不免用到对仗,还因为骈偶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特点,从两汉到唐,骈文一直是文章正宗,只有顺利通过对对子的训练,才算真正进入了中国文学之门。名人与对对子鲁迅少年时在三味书屋念书。有一次,寿镜吾教学生对课,有个调皮的同学趁老师外出,到老师课桌上偷看对课的题目。这个学生为了得到个好成绩,就悄悄问鲁迅:“‘独角兽’对什么比较好?”鲁迅随口答道:“四眼狗。”那时人们叫戴眼镜的人为“四眼狗”,而寿老先生也是戴眼镜的。课堂上,寿老先生说“独角兽”,这个学生马上就说“四眼狗”。这下可把寿老先生气坏了,他责问那个学生说:“‘独角兽’是麒麟,‘四眼狗’是什么东西?你把骂人的话也拿来对课,真是不长进!”鲁迅用书遮着脸,暗暗发笑。接下来,有的同学有的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九头鸟”。而鲁迅根据《尔雅》这本书,对了个“比目鱼”。寿老先生听后,用手摸着胡子,连连点头说,“独”不是数字,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但有双的意思,把鲁迅大大夸奖一番。抗日战争期间,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刘湘在前线与日军稍一短兵相接,便告败退。不久在武汉病死。刘湘死后,有“四川怪人”之称的刘师亮为他写了一副挽联:刘主席千古,中华民国万年。喻指:刘主席对不起中华民国。一九三二年,陈寅恪受清华国文系主任委托,代拟入学考试国文试题。试卷中有“对对子”一题,陈先生的上联是孙行者,有答题者答作“祖冲之”,并非最佳答案。正确答案是胡适之。苏轼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合起来是犬名。胡、孙合起来也是一个词的谐音:猢狲。陈寅恪:一副好的对子,必具正反合之三阶段。对一对子,其词类声调皆不适当,则为不对,是为下等,不及格。即使词类声调皆合,而思想重复,如《燕山外史》中之‘斯为美矣,岂不妙哉’之句,旧日称为合掌对者,亦为下等,不及格。因其有正,而无反也。若词类声调皆适当,即有正,又有反,是为中等,可及格。此类之对子至多,不须举例。若正及反前后二阶段之词类声调,不但能相对,而且所表现之意义,复能互相贯通,因得综合组织,别产生一新意义。此新意义,虽不似前之正及反二阶段之意义,显著于字句之上,但确可以想像而得之,所谓言外之意是也。此类对子,既能备具第三阶段之合,即对子中最上者。鲁迅以比目鱼对独角兽,与清华考生之以胡适之对孙行者,都是第三层次的对联。而以祖冲之对孙行者,以两头蛇、三脚蟾对独角兽,则是第二层次的合格对子。以九头鸟、四眼狗对,则是声调平仄问题,不及格。还有一个勉强适合的对:三足乌。陈永正先生招收古典诗歌文献学博士,所出的入学试题,必须要求对出三十个对子。陈寅恪先生在出了大学国文入学试题后,又出了研究院入学试题,有一道题出的是下联:少小离家老大回,要求对出上联。对孙行者为胡适之的,是周祖谟先生,后来成了著名的语言学家;对孙行者为祖冲之的,是钱伟长先生,后来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对《唐伯虎点秋香》桥段的分析工对二则: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共賞賞花賞月賞秋香半工对二则:画图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我上等威风显现一身虎胆你下流贱格露出半个龟头不成对三则: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犹且三心两意一等下流你家坟头来种树汝家澡盆杂配鱼鱼肥果熟入我肚你老娘来亲下厨对仗本为中国文字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现象,如《尚书》中:“满招损,谦受益”、《老子》里:“大音希声,大器免成”,后来用在诗里,比在文章中更加讲究,上下联如果对仗,是不能出现重复的字词的。汉代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辞赋,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前面已经介绍过。又因为注重对仗,发展出了骈体文。骈体文不必押韵,如果也押韵,就叫作骈赋。骈体文因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故到宋代又称四六。我们所熟悉的沁园春这个词牌,其对仗句如: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如弓。……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辛弃疾)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皆从骈文句法来。由骈文和诗中的对仗,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对联艺术。一面是近似于文字游戏的民间艺术,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一面则是求美求雅有诗意的雅联。如:光风霁月人千古,碧叶红莲水一方。(江西星子县爱莲池联,乾隆间举人曹龙树)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烟景落樽前(吴汝纶题金陵湖南会馆)四杰五言,齐名不忝生斯世一抔六尺,宰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