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导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美学相邻学科 1.美学与艺术学 (1)二者各自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 (2)外延重合(交叉)部分二者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不同 美 学 艺术学 艺术学分支 其他艺术门类 电影学 戏剧学 舞蹈学 文学理论 美术学 音乐学 *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美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 PPT课件 导论 * PPT课件 内容概要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第三节 美学的学科特性 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 * PPT课件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三、中国美学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 * PPT课件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1.史前期 史前考古发现间接证明“美学思维”活动: 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文化遗址 山顶洞人把石珠、贝类等穿孔串联成项链,说明其已有了审美意识 * PPT课件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原始审美与巫术混同,但它源远流长。 史前期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表明原始审美的发达程度。 * PPT课件 “审美”、“美学思维”、“美学”: “审美”:是人类现实活动之一;它包含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 “美学思维”:是审美意识的观念化,它势必趋向理论自觉形态; “美学”: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美学思维的学科形态。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 PPT课件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甲骨文“美”字 金文“美”字 2.古代发生期 中国上古卜辞和金文中已经出现“美”字。这说明,中华审美意识的符号观念化,最晚也可以上溯至殷商时期。 * PPT课件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与美相关的理论思考: (1)老子对流行审美提出深层的辩证思考。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子《道德经》 (2)柏拉图区别“美的”和“美本身”,追寻审美现象之本源。 美是难的。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 PPT课件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结论: 在美学思想的古典发生期,无论东西方,其审美观念均具有突出的宽泛所指特性。从自然宇宙到器物制度与形体容貌,均可纳入审美评价。 古代发生时期的美学思维多以零散的议论出现,并且往往与宗教崇拜、伦理学、文学艺术理论或者科学技术的议论混杂在一起,很少有专著。 上述这些特性不仅表现出古典美学尚不独立的性质,而且也反映出审美融渗于生活整体的古代生存方式及其文化特性。 * PPT课件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1.美学诞生的近代背景 由关注与思考美的现象、追问“美本身”开始,在18世纪的欧洲,在唯理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美学学科得以建立。 18世纪初期,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人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唯理主义哲学体系。他们认为认识包括高级部分与低级部分,即思维与感觉。但他们认为思维或理性认识是能引导我们的认识达到完善的,感觉或感性认识却不能,并因此把感性认识称为混乱的认识或低级认识,只是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梯。因此,在他们的体系中,是没有包括诗和艺术在内的感性认识或低级认识的位置的。 * PPT课件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但他们之后的另一个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嘉通在其对“诗”(广义的文学艺术)的研究中,重新认识了人类的感性。他在1735年写的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中力求阐明,“哲学和如何构思一首诗的知识是联接在一个最和谐的整体之中,却往往被视为完全相反的东西。”他认为,逻辑引导我们达到的完善是概念、命题及互相联系的内在一致,而感性所展示的完善是感性表象的明晰、生动、丰满与主题的和谐。 所以,鲍姆嘉通在审视莱布尼兹-沃尔夫哲学体系的壮丽结构时,发现要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需要创立一门新学科来弥补体系的缺陷。他的博士论文就致力于创立这样的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新学科,他以拉丁文“Aesthetica”命名,希腊文的词根意思为“感性的”,也就是“感性学”的意思,即英文“Aesthetics”。 * PPT课件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1750年,他以此概念为其一本论述感性认识的专著命名。在上述两书中,鲍姆嘉通提出了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的观点。所以,鲍姆嘉通所建立的是这样一种科学:它审查感觉与感性认识,力图在认识体系中给予它以应有的地位;它从诗出发开始探讨,试图说明怎样达到诗的完善。既然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这应该也是“Aes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