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一)信源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二)信息 强调三个关键词:正确,准确,明确。正确是指观念,方向,立场和原则等可靠无误,譬如坚守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大局至上,以及先避险再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图存再发展等基本原则,准确是指知识,方法,技能和政策等真实无误,明确是指信号清晰,显著,易于识别和理解,人们习惯等待明确的信号,模糊信号往往被忽视或导致不信任。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二)信息 案例4-6 英国克拉彭铁路事故 ?评价:这个案例的启示意义在于,危机预警信号必须是明确、可识别的,信号的编码者和译码者要具备对等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下实现危机信息流的循环。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三)信道 危机预报的信道或曰媒介要具有适应性和便捷性,符合受者定位,是他们最经常,最便捷,最愿意接触的沟通管道。在国内很多县、乡、村,预报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渠道往往是“大喇叭”和“明白纸”,其中,“明白纸”即宣传单页,在市集上发给公众,或者让孩子们从学校带回家,要求父母阅读后签字再返回学校——以保证信息到达率。同时,危机预报的媒介应是有机组合,立体化的,单一管道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警报效果。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四)信宿 危机利益相关者和普通公众是危机预报的信宿或者说受者,为规避或减少危机损害,他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培养危机意识,认识到生命无常和自身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而不能每天都活在“正面报道”构造的世界里;二是掌握一定的危机预防知识、经验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危机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三是一旦接收危机预报,即应按预报指示内容采取行动,对预报主体做出明确、理智、积极的反馈。事实上,来自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和通力合作,乃是克服危机的最重要的支援力量。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五)噪音 噪音作为危机预报的干扰因素,预报主体应当将之降至最低。主要做法有: 一是了解可能存在的预报噪音及其属性和干扰机制; 二是在预报过程中采取抗干扰策略,增强噪音排除能力, 三是及时监测噪音的发展,必要时应面向利益相关者对噪音做出专门解释,以强化他们对预报信息的认知和理解。 在今日的信息传播环境下,组织大可直面危机中的反对声音和负面意见,坦诚、客观、真实地做出解释,一真实,就勇敢了。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五)噪音 所谓危机迷情,即在危机情境下,由于沟通扭曲、利益受损和价值异化,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的极化、混乱状态,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迷情”状态: (一)80/20法则 (二)破窗效应 (三)集合行为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五)噪音 (1)80/20法则 希斯在研究中证实,危机管理领域同样存在所谓二八法则。他发现,无论危机管理者怎样努力,总会有大约20%的公众做出与预警相悖的选择,并且他们往往还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置预警于不顾,这20%的人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表示未听见预警,喜欢亲自证实消息,恐惧事件带来的后果,对预警采取逃避的态度,相信自己要比预警提供的建议懂得更多。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五)噪音 (2)破窗效应 如果一扇窗户被打破了,那么要赶紧修复,否则就会有更多人来打破所有的窗户。这个政治学和犯罪心理学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情境。一面墙有一处涂鸦,接下来会出现整墙乌七八糟的图画,一个街角被放了一些垃圾,随之可能堆满垃圾,在危机中,一个人,少数人破坏了游戏规则,便会有更多人参与破坏,乃至肆无忌惮地越过理性,道德和法律的边界。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三节 危机预警系统 三、危机预报子系统 (五)噪音 (3)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由于恐慌和不确定性引发的集合行为,危机即将引爆或发生后,群体中的质疑,恐慌,愤恨情绪会迅速蔓延,并可能形成一种强大的集体无理性,最终促成社会学所称的“集合行为”。在集合行为中,人们狂欢且狂怒,反对一切,冲撞一切,颠覆规则,戏谑权威,讨要真相而真相对他们并不重要,强调道德而道德只是他们舆论施暴的武器。 ? XXXXXXX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CNHAW 0011-2024 干眼诊疗中心分级建设要求.pdf
- 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70题) .pdf
- ANSYS CFD-Post使用细节说明.pdf VIP
- 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试表.pdf
- 街头女郎玛吉.pdf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VIP
-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0《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pdf VIP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压轴60题19大考点)-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doc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